【非遗小档】
福鼎桐山民间剪纸2008年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福鼎沿海山区乡村,至今仍保留着结婚时在洞房的玻璃门窗贴“囍”、“双鸳鸯”、“荷莲”等文字或图案窗花的习俗,窗花剪纸大都出自邻里手巧的妇女,红窗花、红灯笼、红祝联,寓意着新郎新娘永结连理、比翼双飞。逢年过节也有贴花的习俗,老婆婆、小媳妇儿拿起剪刀,剪出各种各样的窗花,将它们贴到门楣上、房间里,把整个节日烘托得喜气洋洋。
大家知道,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存在而广泛流传至今,福鼎民间剪纸是在大众传承基础上不断积淀沿习发展。追本溯源,我国唐宋时期剪纸就已经兴盛,“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行,说明剪纸的流行。宋元时剪纸又与传统戏曲紧密结合,说明剪纸艺术渗透的生命力。明清时期,社会资本进一步得到萌芽、发展,传统手工业达到非常先进地步,剪纸工艺也获得更大发展,生活中随处可见剪纸艺术的影子。清代剪纸在形式上、题材上有了很大的拓展。
福鼎剪纸以桐山民间剪纸艺术最为典型,过去统称“剪鞋花”独树一帜,在闽东占有重要一席。出现了不少优秀民间剪纸艺人,多数为家庭妇女,其中姣姣者是宋美珠、沈吓招等人。福鼎剪纸风格完全不同于闽东其他各县,显得清秀飘逸,高雅大气,具有“书卷气”,深受浙南温州“瓯绣”、“瓯塑”、苏杭刺绣、东阳木雕和上海工艺美术的影响。清末民初,福鼎商人往来浙南温州、东阳、上海、宁波、苏州、杭州等地,经营白琳工夫茶、福鼎白茶以及水产品、土特产品等,商业频繁,从而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交流、渗透、沟通和相互影响。福鼎这些有代表性的剪纸艺人,多出于商人与书香门弟家庭,学习交流更有基础,因此,福鼎剪纸是闽浙边界民间文化互相学习、取舍、交流、吸收、升华的典型产物。福鼎剪纸在50年代参加福建省剪纸艺术展览和美术作品展,得到专家一致好评。其中宋美珠剪纸《七仙女》、沈阿招剪纸《义和团打洋鬼子》评价最高。她们以日常生活为题材,民俗需求为目的,剪出的鞋花、枕花、寿面花、猪蹄花、酒壶花、鸡蛋花、肚兜、肩垫、涎围、枕套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这些剪纸作品,常用作喜庆、寿庆、婚嫁、礼品、床上饰品、儿童饰品、窗花、饼花等,甚至寺庙教堂窗格、木工雕刻图案都以剪纸为图样,用宣纸、蜡光纸或毛边纸,剪成象征吉祥的花鸟、人物、山水、禽兽、瓷瓶物品,文字图案等。剪纸艺人宋美珠知书达理,能剪善绣,在闽东及浙南很有名气,闽浙文人曾将她的传奇人生编成民歌故事。
福鼎民间剪纸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和符号类等几大类题材,内容可涉及到大自然的山水花草,生活中的房屋器具,风俗中的婚嫁吉庆,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反映人们对现代生活的热爱,也看出人们对生命精神的追求。福鼎艺人还创造了多种式样剪纸艺术,有张贴用剪纸,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上作为装饰,如窗花、灯笼花;有摆衬用的剪纸,多用于嫁妆、礼品等,如喜花、礼花等;有做刺绣底样剪纸,一般用于服饰等生活用品上的刺绣纹样,如枕头花、鞋花、背带花等。所使用工具有剪刀、刻刀、蜡盘、钉书机、铅笔、毛笔,材料使用以各种纸张、红色宣纸为主,竹壳、树叶、麦杆亦可。染料用中国画颜料、墨水、透明水彩色。
剪纸是一门艺术,掌握方法和步骤十分重要。一般来说,第一步得构思起稿,也就是“画样”,即画出剪纸所用的底样。在头脑中确定要表现的内容后,进行构图布局,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绘,画出黑白效果。第二步是进行剪制,也可是刻制,主要有折、扎、旋等方法。刻制主要使用刻刀,得注意走刀顺序,从小处到大处,从局部到整体。要学会掌握剪纸的锯齿纹、月牙纹、朵花纹、水云纹等基本纹样。第三步是进行揭离和粘贴,要做到熟能生巧,保持作品的完整效果。
民间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官秀明出生于桐城,他从小受外婆刺绣、剪纸的艺术熏陶和影响,由爱好到执着追求,不断创新,从一种浸水显露图案和色彩的奇石中得悟,创造“隐意”剪纸,作品构思巧妙,内涵丰富,寓意深远,让人叫绝,形成了独特的福鼎剪纸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收藏。在保护和继承的基础上,他培养新人,开始大量创作以“太姥山”、“福鼎白茶”、“福、禄、寿、喜”和谐文化等为主题的系列剪纸作品。福鼎剪纸经过上官秀明的努力开发,目前规格有微型、细纹、隐意等,有染色、套色、单色等色彩鲜艳夺目的众多品种。
桐山民间剪纸艺术雅俗共赏,以清秀飘逸、高雅大气为显著特色,既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用于喜庆装饰,也可以登入大堂雅室,用于收藏纪念。上官秀明剪的《百寿图》、《百福图》、《龙凤呈祥》、《平安是福》等剪纸是象征表号的佳品,也是传递亲情和友谊的信物,受到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