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小档】
2012年,《太姥娘娘传说》列入第二批福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姥娘娘传说》历史久远,民间一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于太姥山周围,可谓妇孺皆知。最早记载的是在官方文献《三山志》、《福宁府志》、《福鼎县志》和明、清以来的文人骚客的诗文中。近现代还专门收录由福建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太姥山民间传说》(为福建民间文学丛书)中,《太姥娘娘传说》还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福鼎分卷》。
太姥娘娘传说发源地是太姥山。太姥山海拔近千米,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特征可用“峰险、石奇、洞幽、雾幻”来概括。山上有三百多处天然石景,终年云雾缭绕,群峰时隐时现。太姥山在古代就是远近闻名的风景胜地,历代都兴建了不少规模较大的寺院。有“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观”、“道仙佛地”等几十处名人摩崖石刻。
太姥娘娘传说有几种版本,但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传尧时,有一位老母在才山以种蓝为生计,是才堡人。才堡位于太姥山下,背靠太姥山麓,面临下尾洋,河道宽阔,物产丰富,是当时往来之旅必经之站。蓝即蓝草,是上古时期用于染布的一种原材料。志书记载说太姥山下还有一条蓝溪,其水就出于太姥山中,而且还相当神奇,每年八月间,溪水会变成蓝色。相传太姥娘娘染衣,民众在此期间相候取水,用水熬蓝草染布,其色泽最佳。至宋、明、清间,有不少游历太姥山的文人骚客,见蓝溪盈盈一水间,纷纷赋诗,留下不少咏叹,如宋代郑樵《蓝溪》诗:“溪流曲曲抱清沙,此地争传太姥家。千载波纹今不改,种蓝人果未休耶?”
世传太姥娘娘还是种茶、制茶的始祖。有一年,山下周围村庄小孩流行麻疹,她以山中绿雪芽茶制做成茶叶,给患病孩子服用,果然十分有效,救活了很多小孩。后人还推广移植山中的古茶树,并仿效她的制作方法,将茶叶晾干收藏起来,以备饮用。现在福鼎的绿雪芽就出于此,太姥山鸿雪洞口仍生长一棵古茶树,及太姥娘娘浇灌绿雪芽的一口丹井。因太姥娘娘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人们感恩载德,便把她奉为神明。
有个道士扣开老母的家门,向老母求一碗浆水以解渴。“浆”是古代一种带有酸味的饮料,往往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像现在人们用酒招待客人一样。《诗经》有载:“或以其酒,不以其浆。”可见,浆比酒更贵重。虽素昧平生,但老母并不小气,她捧出重酿的上好浆液给道士饮用。老母的慷慨大方,深得道士赞赏,于是道士传授九转丹砂法给她,这样,老母在七月七日这一天,乘九色龙马羽化仙去。所以,才山又叫太母山。后汉武帝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太母山册封为“天下第一山”,由东方朔题写,并镌刻于山石,并改“母”为“姥”。太母,人称为太姥娘娘,因此,现在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太姥山,其名经历了从“才山”到“太母山”,到“太姥山”的更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用在太姥山,非常合适,太姥娘娘足以使得太姥山拥有了仙风道骨,并享有盛名。
人们拜谒太姥墓同时,便可以欣赏“金龟爬壁”、“金鸡报晓”等多处天造地设之奇景,聆听与太姥娘娘相关的种种绝妙的传说。往塔之西有一拨地而起的巨型岩柱,世传即太姥娘娘升天石。有龟者名木果和尚与太姥同在山中修行,在太姥升天前一个晚上,有仙童化作美人,以天黑无处可住,引诱木果留宿。木果并未为女色所动。次日,金鸡晓唱,女子梳妆后遗落一金钗便走,木果却收入袖中据为已有,想随太姥娘娘仙去。此时云端传来声音:“木果你虽过美人关,却未过钱财关,留在此处继续修行吧!”如今在石之下端正面,有一酷似龟者正奋力向上攀升,它也给世人留下几多思索。
历史上太姥山诗文中,也有记载传说的内容,最早把太姥娘娘入诗的是宋代的陈嘉言,相传他曾在太姥山聚徒讲学,并写了《太姥墓诗》:“吾闻尧时种蓝妪,世代更称那可数。帝尧骨配无微尘,此间犹有其时墓。”这也是最早记录了太姥的诗文之一。万历戊申(1609年)仲秋,陈仲溱游太姥山,出天门,在四壁环卫宽余处,见证了太姥墓,铭刻:“尧封太姥舍利塔”。第二年,即万历已酉年(1610),谢肇浙在淫雨霏霏的二月游太姥山,他的《太姥山记》载:“过此豁然,别一世界,是为岩洞。石壁罗立,平园半亩,窣堵树片,石上太姥墓,似藏舍利所耳。僧流以为肉身坐化,乃卒不知太姥何人?墓何代?尧耶?汉耶?未可知也。”看来他对太姥思考的颇多。至清代,太姥墓仍是游人必访的一处名胜古迹,也留下不少诗文作品。
太姥墓塔是重要的人文遗存。在清代,太姥墓形制如一块小龛,上有题刻“尧封太姥之墓”等字样。太姥墓外观为一方石屋,坐东北向西南,以花岗岩方石叠加造砌,底基座稍宽,往上逐渐缩小,建筑面积达28平方米。民国时期加盖石屋,塔前陈设供桌、香炉,整体石室形成一个立体梯状。相传太姥娘娘为尧帝之母,故舍利塔正面刻有“尧封太姥娘娘舍利塔”。门楣立于左右两边石门框上,留门额加外框,中间阳刻四字“太姥娘塔”,左款落“民国甲申小春”,右下款落“住持僧进杭立”,款为阳刻,均为行书。门楣上深刻凿沟等简单的装饰纹样,室顶仍以石镇,左右和后壁并留有出水槽。室内正台设石龛,立太姥舍利塔,状如葫芦。龛门置阴刻行楷楹联:“姥峰耸秀留仙迹,宝塔重新耀法身”。塔顶匾额:“法身常住”。主梁镌:“民国甲申年立”。室两壁还各置一石龛,显得宽绰。人们奉太姥为神明,太姥山以佛、道为主,山寺僧进杭仍修建太姥娘墓,其宗教的融纳包涵之广大,由此可见一斑。根据太姥山古老的传说,在平兴岗砌成的太姥娘娘雕像,为目前省内最高的石雕塑像。
作为民间文学的非物质文化,太姥娘娘传说经太姥山周围当地群众通过世代口耳相传,家喻户晓,流传广泛,并成为了经典的民间传说。传说与自然景观相互映照,体现道家天人合一的境界与思想。
太姥娘娘传说的文学价值在于民间口头流传丰富性与多样性,故事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反映了太姥山早期道家文化的存在。其历史价值在于为民间文化学者考究古代典藉记载人物提供了依据。另外,民间有“下海求妈祖,上山拜太姥”之俗,符合人们的早期愿望和理想。太姥娘娘传说大大丰富了太姥山文化内涵,是太姥文化的核心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