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落日余晖在海面上晕染开去,渔排整齐划一,远山重重叠叠,一幅迷人的“海上田园”风光图就这样勾勒出来。这是记者近日走进前岐镇双屿村养殖海域时所见到的画面。
前岐镇地处闽浙交界,我市东郊,这里依山傍水,土壤肥沃,还有一片海上“良田”———海上养殖区。然而,在过往一段时期,这里却是另一幅截然不同的“面孔”:废弃泡沫、塑料、木板及生活垃圾在海面上肆意飘荡,渔民生产、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海中,更有甚者,将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排入海……长此以往,对海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渔民们的“摇钱树”———大黄鱼的白点病发病率也居高不下。。
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迫在眉睫。去年,一场“厕所革命”在海上掀起。前岐镇党委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践行“1234”工作法(成立一个专项整治攻坚领导小组;紧盯产业转型升级和海洋环境明显改善两个目标;镇村干部、党群代表和能人乡贤三支队伍轮番上阵;落实党支部迁移往前线、作风建设提升在前线、疑难问题解决在前线、慰问关怀落实在前线等4项机制),广泛动员和激励镇村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同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整治行动落到实处。
然而,改厕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渔民对环境保护及渔排升级上认识不足、信心不够,不愿走出原有粗放型养殖模式,对厕所改造乃至渔排升级工作非常不支持。
用钉子精神推进“厕所革命”。整治期间,前岐镇组建起镇村干部、党群代表、能人乡贤三支队伍。镇村干部队伍入户细致宣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带领渔民前往参观已升级改造的渔排及厕所,邀请企业前来讲解产品,配套改造补贴的优惠政策。党员代表及村民代表“亮身份、明职责、做表率”,分片认领“责任田”,带头改造渔排厕所、宣讲政策。能人乡贤队伍则采取“一对一”重点突破,做好亲情文章。三支队伍轮番上阵,充分调动渔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彻底化解渔民的思想负担,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以往渔排上的厕所污水和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入海,不仅破坏海域水质,而且容易造成蚊虫乱飞、臭味弥漫的现象。自从改造成海上移动化粪池后,厕所在方便使用的同时,也变得美观干净。”双屿村党员养殖户林开忠告诉记者,在他的带头引领下养殖户们纷纷参与改造。
历时一年多,前岐镇于10月17日全面完成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升级改造下水大网箱172口,比我市规定时间提前2个多月,比宁德市规定时间提前8个多月。同时,借此契机,全面整顿旧厕所60余处,新建新型厕所40多个。
经过专家检测,新型海上厕所粪化池是通过厌氧水解、生物降解等方式处理污水,所排出的污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海上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渔民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显著提高了,海洋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据统计,前岐镇双屿村2019年大黄鱼存活率高达85%,一直困扰养殖户的大黄鱼白点病发病率也明显降低,成活率较往年提高30%,鱼价也创近两年来新高,渔民收入将增长20%以上,“水中大熊猫”中华白海豚也频繁出现在这片海域上,“厕所革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主题教育扎扎实实落在实处。(兰龙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