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是福鼎的骄傲,每一个福鼎人都视自己为太姥儿女,畲族乡亲也不例外。才堡村位于太姥山南麓,是畲族村,蓝姓是畲族大姓之一。畲族在族群迁居福鼎后很快融入当地,反映在文化认同上,就是接受了太姥娘娘信仰文化、白茶文化等乡土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渗透,进而融为一体。
事实上,福鼎的畲族文化既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有不少“福鼎元素”。各地的畲歌、畲族服饰尽管基本相同,也存在细微区别,流传于福鼎的畲歌称福鼎调,畲族女装凤凰装称福鼎式,当然是因为受到福鼎特殊的乡土文化影响,而不少畲族民俗节日在时间和内容与当地汉族节日重叠,正是畲汉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文化互融的结果。
在福鼎,诸如佳阳畲族乡罗唇村正月十八冥斋节、磻溪后畲宫正月十五、佳阳双华二月二、太姥山镇潋城村西门外自然村二月二、太姥山方家山三月三、硖门瑞云四月八,都已经成为当地及周边畲汉乡亲的共同节日。畲汉乡亲们从十里八村赶来,听畲歌对唱,叙亲情友情,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畲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体现在不同于汉族的发型服饰、婚丧嫁娶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其中又以民俗节庆活动和畲族山歌为代表。
“歌是山哈传家宝”,畲族有语言无文字,以歌代言成为民族传统。畲族人民爱歌、能歌,生活中无处不歌,他们以歌抒情,以歌记事,以歌传史,用歌的形式记录、传唱历史,抒写生活经历、见闻和感受。每逢节日,更是歌声汪洋,从而形成众多独特的畲族节庆歌会。
在福鼎,各个畲村有不同的民俗节日和歌会,其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畲族歌会当属佳阳畲族乡双华畲村的二月二会亲节、太姥山镇方家山畲村三月三乌饭节和硖门畲族乡瑞云畲村的四月八牛歇节。三个畲族节庆歌会中,瑞云四月八牛歇节被列入国家“非遗”,双华二月二会亲节和方家山三月三乌饭节分别被列入省级“非遗”和宁德市“非遗”。
双华畲村与浙江苍南接壤,两地村民血缘相亲,往来密切,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来自两地的畲民会亲于双华,以歌抒情,形成歌会,相沿成习流传至今。随着人丁繁衍,亲戚遍及浙南闽东各地,加上周边赶来听歌、观赏畲族节俗文化的汉族乡亲,参与歌会人数动辄数千,甚至过万,双华“二月二”也逐渐成为闽浙边界地区规模最大的畲族歌会。
方家山畲村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太姥山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村男女成群结队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子,捣碎后用布包好放入锅里,加水煮成黑色汤汁,取出布包,放入糯米,蒸成饭,邀请亲友前来共享。主人和客人们盘歌会亲,从而形成一年一度的节日歌会。
瑞云畲村背靠太姥山,地处福鼎、霞浦两县市交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牛歇节是瑞云畲村的传统节日,也是远近闻名、参与人数众多的一个畲族歌会。“人歇五月五, 牛歇四月八”,这是当地的一句民谚,畲族大多居住于山区,耕作的山丘田一年只种植一季中稻,土地翻耕一般在每年四月初八前就已结束,插秧则要赶在五月五之前,四月初八因此成为耕牛暂停劳累享受休假的纪念日。畲族珍惜、爱护耕牛,这一天,乡亲们要为牛洗浴,喂食精良的草料和专制的牛酒,更不准鞭牛,同时还要开展一系列活动以示庆祝,由此,逐渐发展成一个风情独具的民俗节日。
畲歌无疑是畲族节庆活动的主角。节日期间,山路旁、田埂头、庭院里、竹林下、溪涧边随处可见穿着华丽畲服的男女三五成群地在自由对歌,眼前的物事,当下的情思,信手拈来即兴编词,你来我往问答唱和,清亮的歌声此起彼伏,四野弥漫,和着初春的暖风,汇成欢乐的海洋。
不论是双华二月二、方家山三月三、瑞云四月八,还是其他畲村的节日歌会,形成渊源都各有一个美丽传说,从而为节日增添了神秘色彩和人文魅力。畲族人民乐观、淳朴、好客,节日期间除置办宴席接待亲友和盘歌会亲之外,还要举办一系列活动与亲友们共享。活动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双华二月二的迎神活动及延请戏班娱神助兴,方家山三月三的祭祖活动,瑞云四月八的特色民俗活动“火头旺”,都是节庆活动的固定内容。而且各村还有各自的节俗食品,如罗唇村正月十八的冥斋、方家山三月三的乌米饭、瑞云四月八的牛角粽,都是当地群众的传统美食。
山海相连的闽东和浙南地区是畲族主要聚居地,生活在这一带的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近一半。位于两地交界处的福鼎,成为增进两地畲族人民密切往来、深化交流的桥梁。绝大多数的福鼎畲族民俗节日和畲族歌会,总少不了周边各县市畲族乡亲的身影和歌声。可以说,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各地畲族的共同节日。
“我爱畲乡好地方,每逢佳节赛歌唱。山哈风情多色彩,请到畲乡来欣赏。”今天,即使在平常的日子,在福鼎城乡,也常常能听到时不时飞起的畲歌。贯穿福鼎城区南北的桐山溪岸,也是市民最爱的休闲娱乐广场,在江滨广场的一段便有一处民族文化活动场地,天气晴暖的夜晚,常常有畲族歌手聚集在这里盘唱畲歌,清越的歌声在夜空中飘扬,为这座城市添上一抹别样的民族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