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溪,古名“漆溪”,最早见诸万历《福宁州志》。
水道赤溪发源于柘荣乍洋第一尖峰山下的“七都溪”,上游有溪口、菁坑溪流到达乌杯,汇入赤溪。又九鲤溪流注至赤溪、梨溪,进入霞浦杨家溪、渡头、田古后,到牙城入海。
据交通部门统计,赤溪航道主溪流长三十七公里多。航道底部为卵石,水深不一,深则十余米,浅则仅盈尺。赤溪从乌杯以下至渡头二十多公里,为赤溪水运之航道,溪面宽阔,水流平缓。
赤溪与五蒲、蒋洋、九鲤、金谷、溪口等地居于太姥山西南部,两岸群峰耸秀,延绵缭绕。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此间以山岭为道,共有两条古岭可走,一是赤溪逾岭达蒋洋,山高险峻,历为闽浙通衢,行旅络绎不绝。另一条则往西北,山路崎岖,攀葛扪藤而上,到达吴洋、菁坑、庄边、仙蒲等村落。
赤溪是水流交汇之处,地理位置显要。《福鼎县乡土志》载:“溪流甚大,与霞浦划水为界,行筏可达牙城海。”这句话透露三个消息:一是赤溪水流量大;二是所处地理极其重要,是福鼎与霞浦的分界点;三是赤溪在交通上很重要,以渡口竹筏发展山区运输。
赤溪渡最迟形成于明清之际,是福鼎、霞浦两地水上交通要道。渡口水面宽约六十米,置竹排一张,渡工一人,日客流量达八十多人次。当时,赤溪渡是福鼎的唯一筏渡。
山区水乡乌杯、九鲤等地盛产竹、柴、炭、谷物,经赤溪渡,坐竹排可达牙城码头上船,运往闽浙出售。嵛山、三沙沿海的鱼鲜,经竹排逆水而上,运到赤溪,供应山区生活所需。可见,竹排在赤溪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民谣这样唱:“漆溪竹排几百张,人工撑排最高强。把篙像箭飘飘走,一漂就到渡头洋。”意思是说,赤溪人都是行排高手,一篙在手,玩转山川,撑起全部的生活。
赤溪人杜琨写有《九鲤溪》诗:“一篙电掣庆脱险,怒沫千点成漩涡。平川既决澄江静,水天一色明秋河。”这里描绘了山区水乡的溪流景象,尤其是竹排在漂流过程中的壮观景致。
2015年3月,我和同事到赤溪做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以了解竹排制作技艺发源和传承状况。赤溪人行排撑筏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清前中期,有黄姓族人从宁德霍童迁入此间,带来了制排、撑排的技艺,随后赤溪人出行以筏代步,开启了漂流的航线,所居村落也因竹排而称排头村。甚至周边村落群众受到启发,也纷纷使用竹排以运送柴米油盐及生产生活用品,竹排走水路得到普及。
竹排,又称竹筏。一般由12根大毛竹去青后,在头、中、尾三段造孔并串,用竹篾紧扎而成,是一种简便的原始水上运输工具。竹排主要使用于溪流港汊,盈尺之水即可通行。
竹排首部弯曲上翘,载客运货时,排上另安放一张小竹排作为“排替”,可使客、货免招水湿。竹排以人撑竹篙为动力,在溪河中,可顺流而下,也可溯流而上。每过浅滩急濑,不论寒冬腊月,排工也得涉水用竹竿将竹排拖拉前进。
目前传承竹排制作技艺最好的是赤溪湖底的吴金松师傅,至今有三十多年的制作竹排经历。他在赤溪湖底、排头、青垅、吴洋山、东坪里及梨溪、杨家溪、渡头等地制作当地漂流工具竹排,并授徒传习制作与撑排技艺。
赤溪湖底渤海郡吴氏,根据“宗谱支图”载,其后七世祖登朗(1762-1838)兄弟五人移居赤溪,为赤溪湖底南坪迁居之祖。
吴重露是吴氏第11世传人,从排头村黄氏学得竹排技艺,在村中教授制作竹排。吴金松的母亲要求他自小学习制作竹排技术,以便于谋生。在家人一再动员下,他27岁时开始师从其叔父吴重露学制竹排。
大家公认吴师傅竹排技艺最好,造型大方,划摆安全。他说,每年从十月半到来年端午前后,都在本地赤坪、杨家溪、渡头等地制作竹排,年做竹排数达七八十只。他本人做固定排工,年撑排达百余次之多。
一般竹排用毛竹捆扎而成,小排用11根竹,大排用12根。竹子的细端做排头高高翘起,粗端做排尾平铺水面。一张竹筏长约九米,为安全起见,漂流载客不超过五个大人的重量。
造竹排的材料须是当年生长的毛竹,春笋长到当年的九月份间成为新毛竹后砍下即可。竹排制作工序主要是取竹、削青、晾干、握排和成形阶段。
关键工序是握排,节点分成烧龙骨、把龙骨、看火候、握竹。赤溪竹筏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制作简便,赤溪毛竹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进行制作。
二是制作工艺精湛,得益于传统手工制作方法,工序流程清晰明了。
三是吃水小,浮力大,稳定性好,水上行驶平稳安全。在浅水河流中航行,无论大筏小筏均由一名排工点篙撑驾,不会翻船。
古朴原始的竹排也构成赤溪独具特色的景致,在风景如画的溪流上漂流,已成为时尚旅游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赤溪竹排作为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展示竹排工艺,是生态文化、乡愁情结所在。(冯文喜/文 费雪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