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风景奇秀,奇岩怪石、云幻洞幽,被誉为“海上仙都”。自古以来不知吸引了多少方外之士来此修持,创造了灿烂的佛教文化。据了解,全景区就有36座古寺院,其中最为知名又古老的当数国兴寺。
坐落在平坦山坳里的国兴寺,四周环山,林木葱郁,花香鸟语。寺前横着一条东西向的狭长的谷地。东南面小山上有座楞伽宝塔,是镇山之宝,建筑风格也颇有气概。西面是高高的十八罗汉峰。西北半山腰上有个碧水潭,周围古树青翠,使潭水更富有清净感。南面又有一条小溪,水清见底,那潺潺的溪水流淌声十分悦耳。特别是初春时节,这里气象万千,浓浓的山岚把寺院裹得更加幽静和神秘。
这个古老的寺庙也经历了不平凡的兴衰历史。据《八闽通志》等史书记载,该寺始建于唐乾符四年(877)。前人游记中就有“宫殿犹自瑰伟,壁嶂柱础,尽是玄晶”,可见建筑规模宏大,有石柱360根,石构精雕细琢,遍刻花鸟虫兽,拥有佛田千亩,山林方圆数十里。可惜在南宋末年,兵火焚烧,寺院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到了明清时期,该寺被夷为一片废墟,“望国兴寺,无片瓦只椽,唯有归塔无恙,石柱尚存,盖寺之颓废久矣”。直至清道光、咸丰年间,秦屿王守纯主持重修国兴寺,为简易的土木结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在原址北侧修建三座仿木结构的寺院建筑,南侧整为平地作为菜园,种植农作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山里,为佛教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国兴寺
2007年,重新修建寺院,在旧殿的后面辟山挖土,新建一座面积近500平方米的大殿,殿高20米,十分雄伟。殿前一字排着4根刻工精细的青石龙柱,整个寺院建筑错落有致,布局整齐。望着殿顶,只见青色的瓦顶掩映在绿色的山峦间,颇有气魄。殿里四周梁上绘花画鸟,流金溢彩。中间奉祀着近5米高的汉白玉如来大佛,两旁立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一跨进大殿好似置身于神奇的佛国仙境。
在大殿前面有一个较为空旷的广场,耸立着7根千年方形石柱,俗称“石柱林”。可按规划将埋在地里的300根石柱挖掘出来立在寺院前面,建成“遗址广场”,使沉睡千年的历史文物重现昔日辉煌。这样,寺院将与山中胜景交相辉映,构造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国兴寺积淀丰厚,早在唐代时就有儒生在这里住山结庐读书讲学,诸如唐进土林嵩,宋理学家朱熹,明诗人陈勖,他们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名作和摩崖石刻,为名山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据说,在寺院地下还埋藏着不少石刻文物,尤其是那300多根石柱,均为灰白、灰黑色花岗石凿成,形状有方形、圆形、瓜楞形、六边形。有的石柱顶部凿有长方形孔槽,用来构设梁架,有的柱体上刻有文字。石柱大小不等,最大者外径达0.5米以上,长4米,刀工古朴,造型奇绝。
该寺建筑基址也很有特色,由甬道、天井、花台、水井、大殿、侧殿等组成,整个布局严谨,制作精细,是福建省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寺庙建筑遗址。建在须弥座上的中殿结构为单开间,四周配以回廊,大殿通往配殿之间以廊连接。这种建筑平面布局在我国古代建筑资料中较为罕见,对研究中国古建筑颇有价值。同时,还在那里挖出大量的砖瓦等建筑材料和陶瓷器及雕刻精美的石构件、碑铭、石砚、铜钱、墨书文字残器等。瓷器除了少量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外,大部分是宋元时的青瓷、青白瓷,少量为黑釉瓷、绿釉瓷、酱釉瓷,主要器形有碗、盘、碟、钵、杯、罐、盏、盅、炉、壶、瓶等,这些瓷器大部分是本地或邻近地区窑口所产。如柘荣的青兰面碗窑、霞浦的崇儒窑、福鼎的南广窑、宁德的飞鸾窑等,还有些来自龙泉窑、德化窑、建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以上建筑遗址和挖掘出来的文物,折射出寺庙的昔日辉煌和文化底蕴,传承着历史文化精粹与民族智慧。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历史、佛学、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
时光飞逝,世代更迭,唯有国兴古刹风采依旧。经过历代保护修葺,这座千年古刹成了太姥山最享盛名的禅林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址宝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