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王婷婷)白琳镇翠郊村,一座浸润在青山秀水间的锦绣村庄。这里有着一望无际的稻田,错落有致的茶园,还有飘香的脐橙园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和谐秀美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翠郊村在经过精心“装扮”后,到处都洋溢着生气。“水电站每年收入8万元,矿山、茶厂……”翠郊村第一书记蔡清堤娓娓道来,近年村里依靠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一条“依山建茶厂,在山建基地”的发展路子,开启产业脱贫新模式。2018年,翠郊村村财收入约15万元。
振兴乡村,产业兴旺是重点。“接下来,我们准备以茶旅为突破口,发展生态有机茶园,将村部茶厂改造成白茶作坊,打造一个集科普、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对于未来的发展,翠郊村正一步步规划中。
无独有偶,点头镇过笕村也正发生着“脱胎换骨”的美丽蝶变。修缮村办公大楼、完善村内基础设施、修建村村通公路……曾经村财零收入的过笕村,如今已换上新颜,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过笕村位于点头镇西部,距集镇10公里,以种植茶叶为主,村民收入不稳定,更谈不上村财收入。2018年,村两委拓宽思路,以村集体的名义开办茶厂,并出租给茶企,村财收入得到极大改善。
“今年,村财收入预计可达21万元。”聊起村中的变化,过笕村主任吴良贵喜笑颜开。近两年,过笕村还积极投资光伏发电站、入股自来水厂、将旧学校改造成晒茶场出租……“贫困村”已摇身一变成为“新农村”。
去年,福鼎推动实施村集体经济“进五争十”三年行动,力争今年年底全面消除村财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该市将村财收入达标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摘帽”补短板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挂钩联系和挂钩帮扶,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谋划一批村集体增收项目,组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受益。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福鼎250个村中,全面消除“空壳村”,104个村村财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