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只要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便可以。茶似乎是开启我自我修炼的钥匙,对茶接触得越多,越是发现它有太多东西值得探寻。这是一条文化脉络,是心线的指引。”带着梦想出发,周庆雅一路找寻一路收获。
推开“颂樘茶府”的大门,分门别类精致的茶具,大大小小、古香古色各具特色的体验馆,别出心裁的茶叶“银行”……当这一切巧妙而细腻地搭配在一起时,古韵茶香悄然而至。就在不经意间,便步入了“茶”的王国之中。“茶,是天涵地蕴的灵物,人也是天地之灵,能一生与茶为伴,此生足矣。”周庆雅轻啜一口香茗,将自己与茶结缘的故事娓娓道来。
找寻之路 辗转反侧
一身简单的白T恤牛仔裤,典型80后装扮的周庆雅看起来十分随和,一双睿智的眼睛透着岁月洗礼后沉淀下的从容,多年与茶的接触让他变得如茶般低调质朴。“其实,在接触茶叶之前,我的职场经历还算蛮丰富的,呵呵。”周庆雅简单的开场白又是典型的80风格。
1999年,正在上高中的周庆雅瞒着学校老师和家里父母,拿着准备交学费的钱,“伙同”一帮同学辍学出来闯荡。“当时,只是因为好奇,总想出去看看,总觉着远离父母的世界应该无比精彩。”闯荡的第一站,他来到了省会城市福州,由于是学校刚出来,两眼一抹黑的他选择了跟人学习修手机,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发现当时手机的科技化程度很高,更新换代速度太快,等自己刚学习完一款手机的维修技术,新的手机又上市了,而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手机换了都选择换新的,他便觉着这个行业的生命力不是太强,于是,他便萌生了改行的念头。
2000年,周庆雅辗转去到广州学习皮鞋加工,一年下来,还是觉着自己不太适合这个工作。2001年,他便再度返回福鼎,经人介绍,在点头的一家加油站工作,收入还算稳定,而且,天资聪颖的他也肯吃苦,刚上班半年就考取了特殊安全岗位上岗证,他也是福建省第一批拥有此类上岗证。但由于当时加油站管理不善,工作人员都消极怠工,看不惯这些的周庆雅不顾老板的挽留,两年后又辞了职。
“折腾了这么多回,但其实我每一次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和热情,因为我明白虽然做的事是为别人,可学到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周庆雅如是说道。
人们喜欢茶,大多是从尝试各类饮品,而后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种类,开始懂得欣赏茶之淡淡苦涩而开始,随着时间流逝愈发对其产生某种难以割舍的依恋。周庆雅的创业之路大抵也是如此。
与茶结缘 收获之路
“2004年6月,我从福鼎来到重庆,本来是抱着长长见识的心态,却不料来了以后就喜欢上了这个充满浓浓人情味的城市,最终选择留在这里,也许是冥冥中早就注定的缘分吧。”周庆雅似乎若有所思,“你看,我的名字跟重庆有些联系,从事的行业也算雅致,呵呵,还是我的父母神机妙算。”
只是,成功之路从来不可能一帆风顺。
通过半年多的对市场考察,周庆雅最终于2004年底在叔叔帮忙下在沙坪坝开了一个茶庄,21平方的店面还兼具了吃、住、仓库等多种功能,楼下除了店面用房之外隔出来一个厨房和一个厕所,一米二高的阁楼上憋闷酷热,一到夏天便难以入睡。并且,由于刚开店资金并不宽裕,进货、送货、守门面都只有周庆雅自己,晚上茶叶市场要关门进不了货,白天要守店面离不开人,只有拜托老乡先帮忙进货,晚上自己再去拿,每次都要两手提着几十斤的茶叶转好几路公交车,回到店里已是半夜。另外,由于是创业初期,对这个行业并不熟悉,本以为做茶叶很简单,进过来卖掉赚差价就可以了,而且除了白茶,对其他类茶叶都不懂,可重庆市场对白茶几乎无人问津,其中的困难自然不言而喻。“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边经营边摸索。”回忆起这段经历,周庆雅语速有些放缓,“所幸,当时年轻,身体上不觉着有多苦,也从没有想过放弃,大多只是因为店里生意好坏发愁。其实,第一年,我就没打算盈利,过程中渐渐明白市场需要循序渐进地开拓,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还好,付出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当时茶叶店的经营状况慢慢好了起来。”
第一次创业的成功让周庆雅加大了步伐,2005年,他瞄准了当时重庆唯一一家茶叶类专业市场—南桥寺茶叶市场,经过仔细考察,最终决定入驻,逐渐,一家店、两家店、步行街上的店面、高端汽车4S店的体验馆……最多有五六家店,有的是为了抓资源,有的是维系客户,有的为了拓展市场,有的是商业配套作用,不同功能不同领域发挥不同作用。经过优胜劣汰,两家店经营至今,年销售额达300多万。
周庆雅说,如果当初没有小马过河的勇气,不跨出去这第一步,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什么,也更没有今天的自己。
沿着茶香 传颂文化
底蕴的深度,决定着事业的高度。如果说周庆雅最初的创业只是为了在重庆立足,那么如今,他早就已经把它作为事业来经营。2012年,他又成立重庆颂樘茶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涵盖茶叶,茶具,茶食品,茶饰品、茶文化传播等茶业全产业链的先进的综合性现代茶企。2013年8月开业的位于重庆江北区大石坝九村京闽茶都“颂樘茶府”便是呈现他经营理念的一个窗口。
“这里才真正实现了我的人生梦想!当时很多人劝我,目前经济不是很景气,投入300万做这样的尝试会不会太冒险。我想,人活着,除了安身立命之外,总要追求些什么吧。别人成功的过程不可能复制,我选择的方式是敢于破冰,义无反顾。”周庆雅面露出些许骄傲的神情。虽然采访的时候,茶府还没有开始正式对外营业,但还是给记者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并非因为茶府占据京闽茶都一楼的半壁江山,而是除了有针对性的功能区域划分之外,眼前一个个风格迥异、概念超前的体验馆着实让人目不暇接,更是赋予了茶新的生命。“茶也需要表达,你看,这个区域是茶与盏的故事,这里是白茶故事,那是茶路……,其实,这里每一个区域都是一段故事,一段茶的诉说。”
期间,记者饶有兴趣地问起公司名称的来历。“‘颂’指传颂中国五千年茶文化历史,‘樘’古时为窗户单位,整个寓意是‘立企业之门户,传颂中国茶文化’。因为茶是很好的文化载体,越去发掘,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就越深。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发现,作为‘茶’道中人,无形中自己身上似乎承担着一份责任,一份义务。”周庆雅如是说。
“刻苦之人必尝茶之真味,谦恭之人必得茶之香雅。”也许,周庆雅悟到的,便是真正属于他的茶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