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配行业,张传平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了。用他的话说,“在没有合约的情况下,国外合作公司以及国内厂家也会直接发货给我的。”这种用诚信经营起来的贸易网络,使张传平的生意风生水起。他坚信只要诚信经营,努力进取,上天总会给予报酬。
知道张传平的人都说他是一个不服输,且充满闯劲的年轻人。放着好端端的国企单位不待,要下海经商,这在常人看来是很难想象的,但张传平有这股勇气。做出这个决定的时间节点是2004年。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张传平已是福鼎某乡镇国有企业的小领导了,自1997年从学校毕业进入单位以来,努力工作,苦心经营,名和利均获得丰收。要知道,在一个小县城里,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旱涝保收的工作状态,令多少乡民羡慕,可他要到外面闯荡一番。“平平淡淡的工作状态实在没什么意思。”年轻的张传平没有留恋铁饭碗。
那时张传平有好几个朋友在广州从事汽配行业,生意做得不错。回来时,给他大致讲了一些情况,这更激起他外出创业的激情。他认为,广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缘地带,即便没有汽配这个行业,应该也有其他赚钱的机会。就这样,2004年张传平把家里的房子抵押给银行,筹集了一些钱,然后随老乡到广州谋发展,想在汽配行业分取一杯羹。但一接触这个行业,他便感到很棘手:彼时汽配行业进入调整期,政策也不稳定,再加上刚介入这个行业,业务不熟悉,工作很难开展,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更何况自身规模小、客源少、资金不足,这些因素又成为他事业发展的绊脚石。不要说张传平,即便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许多行家,纷纷选择退出。“那时有许多老乡放弃了经营多年的汽配行业,我顿时没了底气。”张传平说。
但张传平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摞倒,而是认真梳理了这个行业的脉络。他认为,所有的生意都一样,不外乎注重做好营销和产品质量等。遁着这样的发展思路,他把目光放到中国香港,甚至韩国等国际市场,从那里进货,然后把货物销售到发展中国家。“别人不敢做,我做了。”张传平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很快生意就有了起色,半年过去了,进账逾100万元。几年来,他与韩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一种稳固的贸易关系。在中国最大的拆车件市场广州陈田湛隆汽配市场里,说到鸿达汽配,无人不知,他的鸿达汽配代表韩系配件领军企业,树立里韩系鸿达,鸿达韩系的口碑但张传平并不满足这些,他要向更深的领域发展。
在经营过程中,张传平看到,许多汽车因事故报废,但往往发动机尚能使用,这其中蕴藏着很大的商机,放眼世界,发动机再制造是项前瞻性的事业。谁抢先这个领域,谁就抢到了商机。经多次考察,2012年他把这个设想付诸实践,在广西梧州再生工业园区征了一块地,两年来马不停蹄地进行试验生产。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试验有了突破性进展,进入环评阶段,如果顺利2015年上半年将投入生产,预计年生产再制造发动机6000台左右。将汽车后市场再制造行业升级,提倡环保、提倡循环经济,将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说到这里张总说内心只有些激动。如果说张传平第一次下海创业胆识过人,而此次广西再创业,他将以归零的心态和远见掘得商机。
□ 曾云端/文 林思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