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从枯黄转为青绿,梅花开了又落,枇杷渐渐黄熟,过了小满,转眼又到端午,粽子的季节又到了。
粽子和家乡的小食一般,有着独特的气息,凤凰山脚泥土的清香和河山茶园茶叶的淡香,亦是一种令人怀念的气息。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到了不必等到端午便能吃上粽子程度,但在端午吃粽子仍是一种传承已久的习惯,它的意义不再停留在食物本身的风味,那是一种符号,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重。
麻棕赋其色,清香添其味·粽之叶
通常,粽子都是用箬叶、芦苇叶制成,但在管阳,家家户户都是用花笋叶,它是出土后嫩竹的外衣,呈棕褐色或麻棕色,一般沿竹径向呈卷状,内光洁外粗糙多细毛。
包粽子前,将笋叶翻折置于水中反复煮,煮开后放入冷水浸泡半小时,这样笋叶既光滑又结实。
白润似珍珠,软糯齿留香 ·粽之米
几千年来,粽子的变化从形状到用料再到口味,作为主料的糯米却从未变过,尽管有些地方是用其他品种的米,但它们的口感却远远不及糯米软化黏弹。
颗颗珍珠似的糯米粒经过一夜的泡发,沥干水分,加入碱面,用筷子搅拌均匀呈现出淡黄色,包上笋叶煮熟后,晶莹剔透,在唇齿间香润缠绵。
甜咸两相宜,口味任君选 ·粽之馅
味觉,因人而异,地域的差异让人们对粽子的口味有着不同的选择,一张小小的笋叶能包裹万千材料,对于甜或咸的争辩也随着粽子美妙的口感消失殆尽。
笋叶洗净,装入糯米,塞进馅料,包成菱形,缠上棉线,上锅煮熟,那涌动在空气中的粽香,融化在舌尖的蛋黄粒,缠绕在齿间的红豆沙,触动在味蕾上的肉丁,流淌在胃里的莲蓉……那是一种温暖的味道,是绽放在人们心中的香甜。
一颗粽子,包裹着历史的云烟,穿过它,汨罗河的水好似停止了流淌,而《离骚》的一字一句,却不断敲打着人们的内心。
一颗粽子,无外乎粽叶、糯米、内陷几样食材,然,一片小小粽叶包裹着长情,它是传统节日端午节里一道永不缺席的美食,是祖祖辈辈的传统和祝福,也是寄托对先人的怀念之情。(通讯员 黄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