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从事绘画的福鼎人达200多人,这些人中,朱捷无疑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绘画工作者,画作《合家欢》被台北新艺术博览会永久收藏,其画作在市场上的售价,每平尺大约为1万元。说起朱捷的画作,知道他的人都坚起大拇指。
抽烟有些凶,行为豪放不拘……初见朱捷,典型的艺术家风范便烙在笔者的脑海中。事实上,在艺术家表相掩饰下,朱捷骨子里流露着的仍然是农家血脉。上世纪60年代朱捷出生在管阳镇金钗溪村,在家排行老二。家庭虽经济条件不好,但父亲比较重视读书,朱捷初中毕业后被送到福鼎职业中专读书,学得是美术专业。这给他日后从艺之路奠定了基础。
学生时代的生活总是浑浑噩噩,很少有人会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一番,朱捷也一样,对未来很是茫然。不过毕业后,他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1989年秋,坐上南下的汽车,前往厦门独自闯荡生活。迈出家门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并不意味着成功,如何发展得靠自己。“当时我只知道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比较多。”朱捷这样认为。事实证明,朱捷料定的没错。厦门是经济特区,外国客商到厦门,做生意的比较多,同时也催生了绘画行业的繁荣。但如何走进这个领域呢?朱捷心想,如果开个画廊该多好呀!但在厦门人生地不熟,又该如何把握这个机会呢?他不断为此努力。这个过程比较漫长,长达六年之久。
为了生活和事业,起初的几年里,朱捷辗转湖滨北路、曾厝安、乌石铺等一些厦门油画贸易氛围较浓的地方营生。“那个时候很辛苦,起早贪黑,为自己前程奔波。”朱捷回忆。有付出就有回报。此时,有人看中他的画作。但因名气小,买他画的人有限。每当家人问及他在厦门的境况时,他总是报喜不报忧。就是因为朱捷每次都向家里报喜,扰乱了其父母的判断思维,让他们误以为,儿子在厦门混得不错,以致于后来把几个弟弟都送去学习绘画,并示意他也带弟弟们到厦门发展。这让朱捷有些着急,想阻止父亲的行为,却又不敢说出真相。好在经过几年的努力,虽没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打下了一定的人脉基础。“转念一想,弟弟来也好,说不定两个人的力量会更大。”朱捷说。
就这样,1995年,朱捷的三弟在他的安排下来厦门发展。来了之后,朱捷办了一个培训班,让弟弟打理,经兄弟二人的苦心经营,一段时间后,培训班及画廊渐渐有了起色。与此同时,朱捷的画技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有了这样的发展势头,1997年,朱捷大胆的把同是学习画画的四弟接到厦门发展,兄弟们齐心协力,几年时间画廊做得风生水起。按理说,三个兄弟都在厦门立住了脚,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但新问题随之而来。
画家开画廊,本身是件麻烦的事情,既要搞好艺术创作,又要兼顾经营,毕竟人的精力有限。这时他们想到让五弟来经营画廊生意。就这样,2001年,朱捷的五弟也来到了厦门,加入他的兄弟团队,成立了文化公司,当起了哥哥们的经纪人,专门经营画作生意。
如今,朱捷把画廊和培训的事宜全部交给弟弟们打理,则在浙江杭州成立工作室专攻国画,耕耘另外一番天地。“画画是我一生的事业,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朱捷说。
□ 曾云端/文 林思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