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妙胜石材经营部时,薛家妙刚和孩子从乡下回来。临近“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学生去慰问乡村小学的小朋友们,和他们一起过“六一”节。薛家妙和孩子带着爱心和给乡村孩子们的慰问品参加了这项有意义的活动。
茶乡点头是薛家妙的家乡。老话叫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薛家妙在远赴昆明前就是在老家捣腾茶叶生意的,也挣了一些小钱。他并不满足,脑子里一直在盘算着能不能另寻门路,多挣些钱,让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点头又是我市另一个石材加工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薛家妙对石材行业自然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后期,福鼎石材企业在观念和经营方式上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渐改变坐等客户上门的做法,开始主动出击,在全国各地营销,这大概就是生意场上所说的从“坐商”向“行商”转变吧。薛家妙把自己的再创业选择瞄向了石材营销。
俗话说,在家万般好,出门步步难。已经29岁的薛家妙自然深知出门闯荡的难处,而且几年下来所挣的除去一家人的生活开支,所剩无几,做生意讲究成本,尤其在起步期,成本不厚,创业的起步是肯定要受到影响的。但多年的生活历练,培养了他坚毅的性格,对于困难,他相信自己有“免疫力”。就这样,2000年,薛家妙怀惴好不容易筹措到的5万元成本,长途跋涉来到昆明,在城乡结合部的关上镇落下脚来,租了一处几百平方米的仓库兼做门面店,开始了卖石材的生涯。
薛家妙的预计不差,因为成本不足,他的起步要比别人付出更多辛苦。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没钱发货。刚来昆明,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客户订了你的石材,货到付款,顺带着连运费也得你先垫付。“一点一点积累吧。”面前的薛家妙说得似乎很轻松,不过我相信,当年的艰辛他一定是记在心里的。为了省钱,他当时连自己的伙食费都“克扣”了,“本地人不爱吃动物内脏,市场上猪肝、猪心之类的特便宜,我们就专买这些便宜的东西。来昆明的头两年,吃的猪肝猪心比在老家二十多年吃得还要多。”薛家妙把自己都说笑了,这笑,在我看来,其中含着艰辛,但更多乐观。
因为成本不够,没钱购置加工机台等设备,刚来的第一年,薛家妙接到客户的订单,不得不把石料送到别人的加工场里,托别人帮助加工。凭着勤俭、能吃苦、做生意实诚,薛家妙的生意做得还挺顺手,虽然没有什么大订单,一年下来,也挣了让自己感到欣慰的一笔。他用一年的积累又购置了两部机台,“钱不够,只能买二手的。有了这两台设备,就不用寄在别人的加工场里加工了。”就这样,挣一点积累一点,设备一步步更新,生意一步步拓展,一路顺风顺水地走过来,薛家妙的妙胜石业渐渐便在行内占据了一席之地。
“挣钱哪能不艰难?”这十多年来的艰辛,被薛家妙轻轻用一句话就带了过去。
薛家妙的石业经营部也搬过多次家,因为城市规划的改变,因为市政工程建设的需要,不得不搬家。可以看得出来,薛家妙是一个一步一步扎实了脚跟,再一步一步往前迈步的人,所以他更希望找到一个更稳固的场所,稳打稳扎地把事业做实做大。2009年,他的新根据地落在了昆明东部石材城,这就是现在拥有1000多平方米的经营场所、添置了红外线切割机等四台先进机台的妙胜石业。“搬到石材城里的第一年,营业额比上一年增长了大几百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也是一次新的开始,应该说,从这一年开始,事业发展得速度变得快了。当初决定搬到东部石材城里来是对的,认准了就不要犹豫,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轻易想到回头,这应该就是我们福鼎人的普遍性格吧。”说到这儿,一直有点拘谨的薛家妙展现出一股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