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演出
精心排练
本报记者 王志凌 通讯员 李珊珊 文/图
“改革开放四十年,民生改善大提高;基础设施更完善,读书看病有养老。文化生活真丰富,新绿亮洁有内讨(方言);试点建设小城镇,宜居宜业吖粘牢(方言)……”
新年前夕,福鼎市“放歌新时代”文艺演出舞台上,一出由太姥山镇18名四年级至六年级小学生演绎的“台阁”闽剧《八仙游秦川》,甫亮相便引发全场雷鸣掌声。这是时隔30多年后,太姥山镇“台阁”闽剧的首次重返舞台,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
该剧以浪漫主义手法描述了八仙赴王母娘娘蟠桃宴会,途经秦川湾太姥山镇的所见所闻,将改革开放40年来太姥山镇大到城镇面貌、经济,小至饮食、出行的变迁,用传统戏剧形式演唱出来,令老一辈感同身受、让年轻一代兴趣盎然。
一出戏,穿越时光,道出了太姥山人沐浴改革开放发展春风的欣喜,更让这一颗趋于失传的“文化遗珠”重放异彩。
精心编排
“台阁”闽剧终登台
据《八仙游秦川》作词人、太姥山镇民俗文化协会会长江山红介绍,这出表演的雏形源自上世纪80年代在福鼎盛行的“台阁”。何谓“台阁”?其与“沙埕铁枝”相似,在人抬扛的基础上搭建亭台楼阁,但一般设两到三层,用木材搭设,因形似亭台楼阁,故而得名,演员们就在其上表演闽剧,进行巡回演出。
在江山红的记忆里,那个年代,“台阁”闽剧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一场表演是从街头演到街尾,观众扔上台的糖果、红包等礼物能装几个麻袋。但从上世纪80年代后,“台阁”闽剧就渐渐失传,至今已30余年。
重拾“文化明珠”,成为当地文化工作者心头的一个梦。江山红告诉记者,由于消失多年,无人可问询,又缺乏文字记载,加之在演出上需要切合“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他只能依靠自己的记忆和儿时经历再现艺术。
“我们主要是通过浪漫主义的手法,描述太姥娘娘举办仙都茶会,邀请八仙参加茶会,然后八仙从蓬莱岛到东海再进入晴川湾开始,到秦屿看到的所见所闻所感。”江山红介绍,这次“八仙游记”主要描述了三中全会后,秦屿人民的生产生活从服装缝制、自行车配件制造到鱼类加工、望远镜配件加工和旅游业,从看病难、读书难、出行难到有养老、义务教育、火车站设立等时代变迁,在小演员们的吟唱中展现出来。
“词不难,花的时间不多,难的是曲和整个舞台效果。”江山红坦言。在太姥山镇党委的帮助下,邀来专家、老师量身打造,耗时半个月,终将舞台效果呈现至上佳。
努力排练 “八仙过海”唱改革
《八仙游秦川》主要角色就是八仙,又因其是闽剧,人物必须要有戏剧特色,台步、站姿、动作,甚至是面部表情,都要在戏剧的基础上贴合人物性格。吕洞宾的潇洒、何仙姑的娇俏、蓝采和的活泼、韩湘子的书生气……这些都让18名才上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表演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为使表演完美呈现,江山红特意从福州闽剧院请老师来教学,但因工作原因,老师仅有一晚的教学时间。为此,该镇文化中心站长马邦岱和舞蹈老师们全程录像教学过程,后续再根据视频研究教学。
基本的姿式有了,需要的是演员们自己的感悟。有时还会因为姿式在小演员们身上的不好展现,而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四次修改,排练紧张而疲惫。但每次小演员们总会准时来到排练室,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认真排练。在半个月后的晚会舞台上,她们完美的演出,让“八仙显灵”为观众唱出秦屿的变化及美好。
登台演出 “台阁”闽剧创辉煌
2018年12月27日晚,《八仙游秦川》成功亮相,震撼全场,掌声经久不息。
“能将消失了30多年的文化重新挖掘出来,很有意义。”观众吴女士说。
“我不是秦屿本地人,可是看完演出我知道了秦屿的变化,一种对秦屿、对国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改革开放不是虚的。这节目应该让更多的人看看,是个好节目,小演员们也是很厉害,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观众李先生表示。
江山红会长告诉记者,接下来将对“台阁”闽剧进行深入研究,让这一植根于民间的艺术重新走进大众。
据了解,近几年,太姥山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力度,先后挖掘出古秦屿藤牌舞、仙都茶会、兰姑升天、丁氏回族提灯、孔坪舞龙等一批藏于民间、积淀深厚的民俗文化,让优秀文化遗存“活”起来。它们在彰显太姥山镇独特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太姥山文化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该镇宣传委员吴洁昀表示,后续将积极配合民俗文化协会开展“闽剧进校园”等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