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很多家庭一年难得团聚的时刻。春节前夕,许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回到家乡和亲人久违的怀抱。思乡之情是浓郁的,但“近乡情更怯”,离春节不到十天了,一种归家的喜悦和不安弥漫在年轻人的心头……
有意无意的催婚
“找对象了吗?可以找了可以找了”“XX家的女儿已经生二胎了,XX也马上要结婚了”“不要再挑了,年纪不小了”……这样的“灵魂拷问”想必很多年轻人都有遇到过。每每遇到这样的提问,许多人难免会感到无奈和慌张。
在福州工作的90后蔡漪,春节回家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听到这样的话。“父母虽然没有直接说我怎么还没结婚,但是他们话里话外的潜台词无非就是催婚。”蔡漪无奈地说,虽然挺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但是父母的担忧,以及看到周围朋友接二连三地结婚、生娃,自己心里也会感到些许不安。
同样在福州工作的90后姑娘林清清一直很期待过年,她坦言,过年就意味着年龄增大,也会有点恐惧和慌张。“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可是年龄都快三十了,周边朋友结婚生子,多少感觉慌张。”林清清说,过年去亲戚家串门,免不得被催婚,“这个话题还是比较讨厌的。只好自我安慰、自我麻痹。”
永无止境的“盘问”
过年走亲访友,亲戚们总喜欢问长问短。吴希文是整个家族里少数几个考上本科的小辈之一。因此每逢回家,他都要接受亲戚们的轮番问候。“最常被问到的是学什么专业,将来出来又能做什么工作。”同样的问题,吴希文回答了四年,“几乎每年都有人问,不太熟的亲戚全在过年时冒出来了。”
今年是在校的最后一年,前不久吴希文刚参加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确定的考试成绩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本来就让他充满压力,回了家还要倍受“摧残”,他只能无奈地笑着感叹“人生艰难”。
迅速缩小的钱包
过年期间,走亲访友是在所难免的,和亲朋好友见面聚餐,送礼、给小辈发红包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对于去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刘晓燕来说,今年春节她比较担心自己的钱包是否能“撑住”。“毕业工作了,送礼、发红包、请客吃饭,处处都需要花钱。”刘晓燕无奈地说。
春节期间,钱包的干瘪速度同样让30出头的曾均难以接受。“春节期间,物价上涨,理发店和餐馆之类的地方最为明显。拜年时红包也要给出去不少,这些都是钱包无法承受之痛。”曾钧玩笑道,“过年氛围要的就是团团圆圆的气氛,大家都不互相伤害就好。”
在福鼎本地工作的颖娴说,过年时候大家在微博、支付宝、微信上抢红包,可是每个人实际上的开销是远远大于收获的红包,过年想省钱,是很难的。
每年都有的攀比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是,过年时,一年来的成果经常被“拉出去”进行对比。原本是欢聚的时刻,彼此间却暗自较量,这是许多年轻人不愿承受的“春节之痛”。
“在朋友聚餐上,有些朋友说他开了店,成了老板,买了车买了房,总感觉在炫富,而大家互相吹嘘,这样的朋友聚会很没意思。”在泉州工作的池常春每次参加春节朋友“趴”,听着别人的“辉煌业绩”,心中总不是滋味。
曾钧的忧虑也来自于人情交际中的互相攀比。“混得好的人,在这个时候,多少都有点‘状元回乡’的感觉。”曾钧说,不仅是亲戚间会互相吹捧优秀的小辈,就连一年中难得聚齐一次的同学聚会,也免不了俗。
其实,笔者以为,阖家团圆,好友团聚,何必在乎结婚生子与否、工作与否、赚大钱与否?大家不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明白团聚才是过年真正的意义和内涵。用心过好团圆年,别让新年的歌曲有杂音。(池洁莹/文 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