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隘是指险要的关口,在交通要道设立的防务设施,又称关卡。它是古代战争的产物,这种用泥土和石块筑成的军事壁垒大都矗立于冲要之地,且常被置于冲突双方的风口浪尖,和平时期可作为交通枢纽与两地文化和经济交流的通衢大道。
千年以前的古代十国时期,在叠石乡的深山中,出现过这样的画面:一座由山中巨石垒成的险要关隘矗立在福鼎进入浙江泰顺境内的咽喉部位,来来往往的民夫、官差络绎不绝,在此歇脚。这座矗立在古时交通要道上的关隘,正是位于今天叠石乡通往浙江泰顺城区方向的58省道上的———“千年叠石关”。
近日,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兆善、规划队队长张金德一行对叠石乡“千年叠石关”古遗址、竹阳宋代古银硐进行调查勘探。
据史料记载,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迁移到南方的重要转型时期,叠石关亦是此时所建,加上战略位置优越,官员、商人往来甚多,人气旺盛,所以叠石关在当时的闽浙边界地区起到了防御外敌入侵、邮政(如传递官府文书)、交通、商贸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闽浙边界地区千百年来风雨变迁的“见证者”。
茭阳村古石桥 隋海鸿 摄
踏上千年叠石关遗址,只见遗址呈南北走向,残墙高约3米、墙面宽约2米,全长200米左右。分为南北两段,每段各保留有数十米残墙,山顶有烽火台,周长100多米。距离叠石关不远有官道、界碑、石碑等遗迹。重走遗址,我们依然能发现不少古人留下的踪迹,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究其中故事。
站在遗址旁的山坡上登高望去,看到的不仅是连绵群山,还有华东大峡谷、宋代古银硐、宋代古林寺等人文自然景观。“这重峦叠嶂的地形,正好突显了千年叠石关交通咽喉的龙头地位!”第三次来到这里的市博物馆馆长王传铭说道。
对于叠石关的历史记载,最权威的是清初顾祖禹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叠石、分水二关,俱闽王王审知时筑,以御吴越。”公元909年,梁太祖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闽国建立,闽王王审知在两国边界建筑了该关隘。
因险制塞,以沟堑为壁,并在较缓的山坡构筑壁垒相互衔接,使得山险与墙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墙体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其结构就地取材,以山中巨石、树木筑造,由于位于风口处,大部分残墙并未生长苔藓,十分难得!
作为贯通鼎泰两地经济、文化的通衢大道,叠石关始终是闽浙文化相互碰撞的历史舞台。千百年来,叠石关巍巍矗立在这边界高山之上,饱经战火,如今躯体伤痕累累、血泪斑斑,并随着历史格局的演变和冷兵器时代的终结,犹如失去阳光的花朵蜷缩在历史的阴影里,慢慢枯萎。虽然它已失去往日雄风,身体的大部分已湮没于风雨尘沙之中。但谁也无法掩盖它们那段显赫的过去。因为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积淀的古老关隘承载着边界地区数万人民无法割舍的历史。
在叠石本地有一个民间说法,官道就如现代的高速公路,而千年叠石关就是当时的“高速休息区”。虽然承载着关隘人气兴衰的古官道早已不复存,但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贯穿闽浙边界全境的104国道、58省道、沈海高速公路陆续开通,昔日担当重要角色的千年叠石关,必将再次成为闽浙边界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及文化旅游聚集地。
在经过现场一番详细考察后,省博物院考古专家们一致认为,叠石关对闽浙边界地区的意义重大,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同时也记载着这一地域开发、开放,以及走向文明、进步和现代生活的过程。
市文体和旅游局局长林增光对此表示,希望叠石乡能够充分挖掘千年叠石关丰富内涵,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中发挥重要作用,主动与上级文物保护主管单位对接。市文体和旅游局相关科室也将加强业务指导,主动跟进,共同开展千年叠石关的修缮工作,加强沿线的烽火台、石碑、古桥等遗迹相关图片资料的收集,结合绿色生态旅游,以叠石关历史文化为主体,精心打造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知名文化休闲旅游综合体。
目前叠石乡党委、政府已将叠石关的修复及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事纳入工作重要日程,规划以千年叠石关、宋代古银硐遗迹、宋代古林寺、南溪水库人工湖、竹阳红军遗址、竹阳畲族小寨等人文自然景观为核心的全域旅游精品示范带;依托福鼎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化优势,着力构建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和茶旅融合示范区。(李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