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郑璜)
“推进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化山海协作、推动城乡统筹的‘福建方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发挥福州、厦门龙头带动作用,加快闽东北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
闽东北和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如何推动优势互补,既加快形成几个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又缩小区域间差距、促进相对平衡?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创新机制,加速互联互通
为进一步推动协同发展,我省成立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推进协同发展区建设工作。市级层面分别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对口部门常态化对接协调机制,基本形成了常态高效、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
代表委员认为,协同共进是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强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要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世界互联互通的大格局下,城市之间虽有竞争但不可能一家独大,必须抱团发展,壮大‘朋友圈’。”参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编制的省人大代表、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谢英挺说,福州、厦门基础设施完善、人才资源丰富、创新动力足、城镇化水平高,是我省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已初步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创新要素快速集聚,新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下一步,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发挥两大龙头在延伸产业链、做大城市群方面的引领作用和辐射能力。
“内陆地区、农村地区内生发展有待增强,在培育后发优势、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创新的短板。”省政协委员、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伍长南认为,要进一步提高财政、产业、土地、环保等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他建议,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继续向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倾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协同发展区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防止跨区域污染产业转移。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保障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用地需求。
项目带动,山海优势互补
协同共进,项目带动步稳蹄疾。
截至去年底,闽东北协同发展区136个重大协作项目完成投资1165.41亿元,闽西南协同发展区101个重大协作项目完成投资1078.98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省将以实施200个项目为区域协作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联通、产业配套协作、公共资源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
共建山海协作产业园区等是推动产业项目配套合作的有效方式。省政协委员、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曾明生建议,承接沿海产业的内陆园区应进一步提升规划和建设的合理性,以确保转移产业“开花结果”。他说,对园区进行科学规划,预留发展用地,同时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确保园区承载力满足迁入产业要求。此外,要针对承接产业特点,在配套设施建设和配套产业、项目引进上下功夫,为转入企业创造良好的产业链环境,形成区域竞争优势;要统筹全省内陆地区产业园区建设,突出各自特色,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要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先进模式、理念、技术,助力迁入地本土企业转型升级,放大产业转移的红利。
代表委员认为,目前,尚缺乏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协作项目。要在双方共赢的前提下,充分调动沿海、山区共同参与协同深化协作的积极性,形成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的格局。
省工商联提议,区域协同共进,民营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作为。以厦门为例,土地有限、劳动力等资源紧缺,应以闽西南地区为棋盘,重新规划千亿产业链的布局,着重发挥在人才、资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清除地域边界等障碍,搭建各类要素交流平台,促进资源流动;沿海侧重技术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市场开发与品牌发布、宣传等部门的设置与运营,重点培育创新氛围与能力,营造区域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对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特别是与资源和原材料供应以及零部件制造有关的产业上游,应匹配闽西南其他地区资源优势,出台产业发展名录,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入驻。
省人大代表、南平市建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宗礼表示,南三龙等西部山区有沿海地区稀缺的资源和生态优势,要通过顶层设计优化布局,让区域间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在省里加强统筹、引导公共资源配置向山区倾斜,有序引导各地实施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山区则要增强紧迫感,不断提升地方营商环境,主动承接产业项目,联通基础设施,为合作共赢打下坚实基础。
多方合力,生态协同保护
目前,福州、南平、三明、宁德正在共同实施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闽江、九龙江等重点跨市流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治、生态环境设施共建共享进一步加强。
不少委员建议,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目前江河上下游应更多地注重运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起利益转移和补偿的机制,使得上游有足够的动力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换句话说,就是用经济政策手段来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流域上下游的生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更加协调。
省人大代表、泰宁县县长王胜文建议,设立省级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从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全省政府性基金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并按全省森林面积进行分配,形成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和公式化计算的资金补偿模式。
当前,许多生态资源好的地方在尝试“医养结合”的新模式,大力发展集医疗、康复、养老、护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机构。省人大代表、福建喜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晓红认为,通过市场化手段,统筹整合各地区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支持社会资本进驻投资,形成共抓大保护的多方合力,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