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APP-新福建6月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为回顾两岸民众与海峡论坛的共同成长历程,展现海峡论坛十年取得的成果,3月初,海峡论坛组委会启动“海峡论坛十年故事汇”征文活动,聚焦海峡论坛举办以来发生的两岸故事。最终《我的清华我的家》、《石头会唱歌》等获得十佳故事。十年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台湾乡亲跨海而来,在凤凰花开的六月参加海峡论坛,结下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累累硕果,也留下了一段段镌刻在两岸同胞心中的真情故事。特色庙会的台湾小吃、青年论坛的蓬勃朝气、百姓论坛的寻根问祖、婚恋论坛中的跨海爱情、湄洲岛上的虔诚信众……最接地气的两岸故事每天都在这里发生。我们从中精选三个,一起来聆听这些涵盖了亲情、乡情、爱情、友情的平凡人和平凡事,他们就是两岸最真实的社情民意,是璨若星河的海论十年。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从台湾清华到大陆清华,何秉伦唱的一直是同一首校歌。六年前,第十届海峡青年论坛开幕式上,水木年华组合说道:“两岸清华的校风很接近,风景都很美,给人感觉很温馨,甚至一些建筑物都是一样的。”站在台下彼时还是台湾清华大学本科生的何秉伦心中陡然升起对对岸清华大学的无限向往。
其实,何秉伦的家庭与北京清华渊源颇深。1939年他的伯公何作人先生考入清华、北大及南开在昆明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来台之后,伯公服务于台湾师范大学物化系,教授量子物理、粒子物理等世界最前沿的自然科学理论。伯公常常提醒年轻人用功读书,因为知识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此后,何秉伦怀着试试看的心情给同为材料科学领域的大陆中科院院士朱静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希望能够到大陆求学的心愿,没想到很快就收到朱院士的回信:“欢迎你到大陆来。”2015,何秉伦年正式加入北京清华大学国家电子显微镜中心。他牵着母亲的手,踏入清华园。母亲说:“当年,祖父辈没回来过的地方,现在,你代替他们回来了。”
何秉伦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踏进清华大学校门,北京城的喧嚣在这里像是被屏蔽了般,浓厚的学术氛围弥漫在整个校园。三年来,他“渡过了作为一个学生最幸福的时光。”因为,他不仅师从朱静院士、钟虓龑副教授,还获得了公派出国留学一年的机会,并与德国、瑞典的研究团队共同攻克了“磁圆二色性光谱”领域的难题。
“大陆科研经费充裕,设备条件优良,而且有非常多的机会能够和国际顶尖的团队交流合作。相比而言,台湾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政府各领域的科研投入并不像大陆力度这般大。这两年,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越来越多,光是我所在的国家电子显微镜中心就已经有四位台湾学生。”何秉伦告诉记者,今年,他已收到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学成之后,他必将回国,科学报国。因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家国思想是根植两岸清华学子心中共同的校训和行事准则。
“一杯药草茶”的故事
“大家一起来品尝,这是我们‘一杯药草茶’小茶馆的茶和饼。”在海峡论坛十年故事汇现场,张欣颐从宁德市寿宁县下党村带来的小食让现场热闹起来,顿时茶香饼香四溢。2016年,张欣颐所在的台湾上趣团队获邀参加海峡论坛,当时她已在泰宁驻村两年,凑巧现场是年纪最小的代表,因此也被时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评为“本场最年轻的发言人”。以进驻泰宁建设乡村的经历,张欣颐描述了在偏远乡村遇到的问题,如交通不便等。但她认为,作为台湾城市年轻人来到大陆的乡村工作,是具备优势的,因为他们有理念和执行力。而乡村创业门槛低之外,也是农产品与原物料的所在地,若有好的引导与发挥空间,年轻人到乡村发展创业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座谈时间短暂,但在海峡论坛得到的肯定与回响,让她和团队对后续工作的投入更具信心。
张欣颐告诉记者,上趣团队在下党乡辅导地方青年开了一家名为“一杯草药茶”的小茶馆。于是,上趣团队开发设计了“弱鸟先飞”餐、“起飞”民宿等,希望从一餐饭、一间房开始,让游客认识一个地方。如今,这家精致而简朴的小店铺,成了地方百姓及远到游客的必到之处。
为了丰富乡村旅游的游乐体验,上趣团队也尝试在不同项目点推广台湾擅长的旅游产品,如:草木染手做课程、可以载人的迷你小火车等。上个月,为了让地方领导和当地民宿业主能体验台湾的休闲农业环境,团队与建宁县台办合作,带领乡镇干部踏勘台湾多个景点,从游线规划、配套服务到精致伴手礼设计,样样都是教材,让来自建宁的朋友获益匪浅。
四年来,张欣颐和她的上趣团队从泰宁出发,踏遍了大陆近百个村落。团队致力于乡村发展的规划设计外,也提供台湾大专生实习岗位,目前已累计有十位台湾大学毕业生到福建驻点工作。“每一处的乡建工作都是沥尽心血,但与每一个乡村的遇见都是幸运。我们希望把两岸乡村建设的经验结合,让乡村更美丽,让年轻人返乡有事可做,达到地方产业的可持续经营。”张欣颐说。
“原来我是杨家将后裔”
几个月前,在台湾《联合报》上看到“海峡论坛十年故事汇”的征文时,台湾中原大学助理教授杨淑娟立马提笔,把家族寻根故事整理、寄出,她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家族根脉的重要,它不会因为时空的阻隔,战乱的分离而断绝。
对家族起源的探寻源自杨淑娟幼年时扫墓的经历。记忆中的清明扫墓是家族大事,在外地的伯父、叔父堂兄弟们都要赶回来,中午吃过润饼,大家携带锄头、镰刀、金纸、香烛和祭品,浩浩荡荡出发前往村郊的墓仔埔,大家奋力把一年来杂草棘木覆盖的墓头清理干净,露出墓碑上“漳浦”两个大字和亡者的名讳。父亲说,那是祖先在唐山的祖籍。有一天,杨淑娟无意间在父亲事务桌的大抽屉中发现一本年代久远的家谱,从不同的字迹研判应经过几代人的手笔,从正德年间的先祖记载到祖父这一代。崇祯末年由漳州府漳浦县浮南堡二十三都董国社渡台,始在大穆降,再徙大排竹庄。这是她第一次清楚看到宗祠中神龛里写着杨氏历代祖先的真正名讳,他们的生命史真实的存在过。
2006年暑假杨淑娟因到厦门大学做研究之便,兴起探访祖谱原乡的念头。搭上往漳浦的巴士,出了城镇沿途所见大多是石山,少见到大片的绿野平畴,遥想当年先祖要在这片临海的石山间讨生活是多么不易!参观完漳浦赵家堡,杨淑娟仍不知族谱所载浮南堡在何处,但偶悉漳浦佛潭镇多姓杨。经人指引,她抵达佛潭杨氏祖庙。祖庙的宗亲热情找来编撰《漳浦佛潭杨氏渊源考》一书的杨振芳先生,一下便解开了她心存多年的疑惑。
原来,浮南就是佛潭的旧地名,入村所见的佛潭桥旧名浮南桥,乃音近之变。振芳先生赠她祖谱,并详细说明佛潭杨氏宗族的来龙去脉:国舅杨亮节是皇太后杨淑妃之弟,在元兵的追杀之下护送淑妃和幼主南奔,因其三子杨世隆染病寄养在佛潭村农家,没有随亮节公渡海避居金门。世隆公就是杨氏佛潭的开基祖,因此她的家谱除了上溯到佛潭杨氏,还可以上推到开封天波杨府。“原来我们是杨家将的后代。”这个发现让她兴奋不已,迫不及待的拨电话向父亲报告,也在返台后开启了亲族返祖庙的寻根之旅。
“这次回乡寻根让我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的姓氏、家族墓碑、族谱、宗祠信仰等都是一脉相承的。”杨淑娟表示,海峡论坛期间,从两岸姓氏到同名村等多面向的基层活动,让更多台湾民众有机会回到故里,找到自己血脉的源头,从此,前行的脚步也更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