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想看演出,但高昂的票价令人却步;剧团想演出,但演一场赔一场,如何持续?在目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这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看似无解的问题,政府部门一旦转变思路,就变得有解了。
陕西省渭南市通过政府大力扶持、大幅降低票价等措施,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的公益文化活动品牌——“周末一元剧场”。自2007年11月起,由渭南市秦腔剧团在每个周末组织一场以全本大戏为主的文艺节目,象征性地收取一元票价。渭南市政府按照每场3000元的标准,对“周末一元剧场”进行补贴。剧团获得了生存保证,老百姓看得心满意足,双赢!
类似的文化惠民活动在中国各地已蔚然成风。江西的“相约春天”,河北的“高雅艺术下基层”、“太行情、老区行”,辽宁的“振兴之歌”、“红诗辽宁”……各成品牌、精彩纷呈。而更重要的是,各地政府把这视为应尽的责任,百姓把这看成应得的服务。“公共文化资源必须服务广大群众”的理念,已在人们心中扎根。
文化财政给力,跨越增长重点倾斜
总体上看,这十年,是我国文化设施数量剧增的十年,是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的十年,同时也是文化财政支出增长最快的十年。这种快到底有多快呢?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一五”到2001年,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共计610.42亿元。而2007年至2011年,5年间国家投入的文化事业费达1454.99亿元,年均增长20%。5年相当于前50年两倍有余。
文化开支的这种增速在新中国历史上,在改革开放以来,都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是国家财政实力大增,一方面是舍得给文化投资,两个因素促使大笔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文化惠民由此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增速是在以往投入严重不足基础上的增速,带有一定程度的补偿性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标,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应保持连贯。对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从国家政策层面给文化投入持续增长加了一道保险。
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文化资源集中在东部和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落后,人员不整。因此,文化投入在总体均衡的同时,也要有重点,有倾斜。非如此,不足以使落后地区尽快赶上来。
目前,文化事业费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基层、用于农村,并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通过文化事业费结构的调整,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进了文化权益均等化。2011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108.59亿元,占全国的2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基层倾斜。2011年,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占4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
文化投入的增加促使城乡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普及、升级,文化活动有了坚实的阵地。如今,不管多么偏远,人们总能在当地看到合唱团、鼓乐队、秧歌队、舞蹈队等群众性文艺团体的身影。弦歌处处,遍及城乡。文化惠民,正在这里改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