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琦的高中,基本上都是在太姥山镇度过的。除了上课,她大多数时间都在大街小巷里寻觅各种美味。从二月开始,她隔三差五地就对我“安利”一家锅边糊。不知道是不是缘分尚未到,数次下乡,都与之失之交臂。上周五,抱着一定要吃到的决心,我们再次开启了寻味太姥山镇锅边糊的旅程。
从市区一路往南,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了那家锅边糊的摊位前。摊子坐落在一条逼仄幽深的小巷里,一边是居民楼,一边是其他商铺,小吃摊就这样夹在中间,没有招牌,也没有店面。
四五张方形小桌整齐地摆放在巷子里,每张桌子都配有几把涂着红漆的木板凳。在昏暗的光线下,依稀可以看出摊子的主人应该是个爱干净的人,每张桌子都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非常整洁。一边的墙上,挂着一个黑色的圆扇,许是许久未开,上面已经落了一个冬春的灰。不过我想,再过不久,它应该就能再次派上用场了。
摊子不大,但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据说,这还是太姥山镇上的第一家锅边糊。而小吃摊的高光时刻,则停留在十多年前。
二十一世纪初,城镇化进程刚刚开始起步。镇上一座座新楼房拔地而起,工地上工人们的点心则基本上被锅边糊给“承包”了。生意最好的时候,还需要提前预约。
据摊主王爱金回忆,以前有不少旅行社经常会带团来此,隔三差五的,就有导游领着三四十名游客呼啦啦地往小巷子里鱼贯而入。
每当这时候,巷子里仿佛就成了一个浓缩的江湖,各种方言汇聚在一起,热闹又有趣。那些南来北往的旅人,嘴里说着不同的语言,吃的却是从同一口锅里煮出来的锅边糊。
那段时光,是属于小吃摊的巅峰岁月。
做生意的人似乎都非常善于与人打交道。在听说了我们的来意之后,王爱金十分热情地招待了我们。看我对摊子上一种饺子形状的小吃一脸好奇,她顺手拿了一个放到我面前,“这是我们秦屿(太姥山镇原称秦屿镇)的特色菜饺,福鼎其他乡镇没有的。”我从善如流地低头咬了一口。确实是特色,不仅外观不同,里面的馅料也与福鼎市区的大相径庭。
福鼎的菜饺馅料多以芋头和萝卜两种口味为主,而我手上的这个,却是花菜馅的,咬上一口,满嘴的花菜香。“如果是热的就更好了。”我心想。
坐下不到2分钟,冒着热气的锅边糊就被端上了桌,鲜香味立即扑鼻而来。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用柴火灶烧出来的锅边糊,似乎要更加香一些。就着还没吃完的菜饺,我和小琦不一会儿就喝完了一整碗锅边糊。“我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在这吃早餐。”小琦看起来对这里很是怀念。
锅边糊做起来极快也极简单,将米浆均匀泼洒在滚沸着汤汁的锅边,须臾就形成不规则的薄片,将薄片铲下,搅入锅中的汤,再撒上调料即可。
锅边糊便宜又方便,成为许多人早餐的首选,不少老福鼎人的早餐记忆里都有一碗锅边糊。但随着各种各样早餐店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人们的选择日益多样化,锅边糊却好像慢慢被遗落在逼仄的小巷里,乏人问津。
就像我和小琦,此次寻味锅边糊,多少也有点一时兴起的意思在里头。我想,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不该只是我们记忆里的一部分。 □ 记者 温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