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赣山区丘壑纵横,现代公路贯通之前,大都道路崎岖,车马难行,商旅往来须翻山越岭,且经常数十里地不见人烟。因此,对早年负笈远行之人,散布点缀于古道上的那些茶亭,便如沙漠绿洲一般的存在。
各地茶亭形制不一,其功能基本都是供商旅歇脚。往往直接跨建,前后皆敞门,砖石为墙,上铺瓦,单檐双坡,亭内数对立柱,两侧有横木,可充条凳。道路则从亭中贯穿而过。
长乐亭
福鼎民俗专家马树霞老师归纳说:茶亭有三要素,一、供神,二、施主,三、煮夫。供神:每个茶亭必有一个神龛,所供之神各有不同,有观音、伽蓝菩萨、四方佛、田公元帅等,与当地民俗及茶亭所处的环境相关,取庇佑之意。一些处要道或临近村舍的茶亭,还会将神龛扩大为庙,乃至独立于亭畔。施主:绝大多数茶亭都属民间自发,一般是附近村镇的某个大族捐建,此即施主。施主除建亭外,另于茶亭周边捐地数亩,以保障长期供养。在古代,捐建茶亭与修桥铺路一样,皆为备受推崇的民间积善之举。时至今日,仍有些厚道的老茶师依然保留着在路边免费施茶的传统。煮夫:即守亭之人,负责日常为过客煮水烹茶,并顺带贩售一些干粮点心。亭中的茶水一概都是免费供应。茶叶则是于亭边自种自采自晒,故而煮夫往往都擅茶,历来不乏有人发展为专业茶师或者茶商。
蓝家亭
现代白茶的主要原料大白大毫,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培育的华茶一号和华茶二号,其母种便源自福鼎土茶,当地通称白毛茶。白毛茶制法简朴,现所谓取法自然,萎凋晾晒,早年乡民眼里,不过就是晒干而已。不怎么计较口感的情况下,并没有太多工艺上的讲究,也无需特殊工具设备,毫无门槛,人人可为,其原料又可以漫山任采。故而在很长的时间里,白毛茶根本不成其为商品,能贩售卖钱的,是加工成红茶绿茶之类。福鼎当地乡民,长期就有自晒自饮的习惯,俗称粗茶婆。而最早带有流通供求性质的,便只有茶亭,虽然也是免费。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某个途经茶亭的旅人,喝几口茶消渴之后,或出于感谢,或出于礼貌,会夸赞茶水的香气汤感之类,继而与煮夫聊起这茶的来历。
南阳亭
事实上,这种场景出现的频率极高,如果该煮夫对日常制茶有所在意且有所心得。因为这最原始最单纯的供求关系,早年的白毛茶从简单晒制到开始讲究工艺的演进,就有了契机。
当今白茶市场愈演愈烈,工艺品质上的追求也日臻完善。然而,饮水思源,也许现代白茶真正的源头,恐怕就在那些日渐荒废的古茶亭中。
近年来,公路逐渐延伸到哪怕最偏远的村落,绝大多数古道已失去存在的意义,古道上的茶亭也随之荒废,任由蔓草侵蚀。许多茶亭都已崩坏,幸存的也大都摇摇欲坠。有一些原施主的家族子孙,出于对祖先行善的纪念,会出资修缮当年捐建的茶亭,但这种翻修往往也是破坏性的,结构基本推倒重来,水泥一刷,原有的痕迹荡然无存。尚存较完整的古茶亭已甚少,而毁坏的速度极快。福鼎当地,基本每年几场台风过后,都有好几座茶亭不复存在。
要知道,那些茶亭见证过的,除了先民的筚路蓝缕,以及曾经淳朴良善如清溪般的乡俗,很可能还有福鼎白茶自远古以来日渐沉淀的渊源与根基。(黄河/文 图源茶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