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媒体评论
投稿

如何打破“不找人难办事”的潜规则

2014-03-04 11:59: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找熟人才能办成事”“看脸色托关系不好受”……在不久前各地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的“吐槽”,引起人们广泛共鸣。公安部副部长黄明日前表示,各级公安机关要坚决打破“不找人难办事”的潜规则,为群众办好每一个户口、每一个身份证,让老百姓不用找人就能办成事。90z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如今,不管遇到什么事,托人情、找关系几乎成为常态,仿佛不这样做,就不踏实、不安心,就会很焦虑,这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办事找人”俨然成了一种潜规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例如,开车违章被交警拦住,就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找熟人疏通关系;孩子要上学、就业,就拿着礼物礼金到处求领导、托朋友;遇上生病住院,还得找同事、托医生求个病房、求个好药……“办事找人”往往让人心力交瘁。90z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办事找人”的潜规则能大行其道,自然是有其“道理”的。一方面,不求人很难办成事。前不久曝光的北漂小伙子回老家办护照的经历,就是一个例子。奔波六次,每次去不但要看办事人员的脸色,而且每次对方都会提出一个新要求。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有人确实好办事”。不久前网上有一项“你对求人办事怎么看”的调查,结果显示85%的受访者曾求人办过事,有七成人认为“没熟人办不成事”。这种现象说明,首先,我们的社会规则出现了问题。人们习惯性地“找关系”,反映的是社会规则有漏洞可钻。在社会转型期,有很多的真空地带让人情可以被当做交易的筹码,人们更加倾向于“暗箱操作”、不守规则。其次,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潜规则”文化。“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讲人情、论关系在中国源远流长,这跟历史、文化等都有关系,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而一些人明知道潜规则违法违规,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最后,这还与权力失去监督有关。一些公权力的掌握者,一旦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拥有了一定的权力,就自以为无所不能,能“摆平”一切事情。而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在经济上富裕的同时,道德素养、财富品质却没有跟上,在巨大的财富面前迷失了自己,以为凡事用关系、金钱就可以“搞定”,显得狂妄而无知。90z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不找人难办事”本质上是一种反法治的现象。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法律是一切人包括政府官员的最高行为准则;而在潜规则下,一些部门和办事人员对规则缺乏敬畏之心,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坚决不按法律和规则办事。这些人遵循的是权力至上、金钱万能和人情第一,坚信权大于法、钱大于法。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给“无权无势”、没“关系”、没“背景”的普通大众带来更多焦虑,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大敌。90z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要打破“不找人难办事”的潜规则,关键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用严密的法律来弥补和修复社会规则中的漏洞,让投机者无机可乘。其次,要对公权力加以严格的限制和监督。要让办事的程序更加公开透明,让公共服务信息更加对称,使公权力的运行置于公众和社会的监督之下,以阳光的操作和程序驱散“摆平”的黑暗,铲除滋生“摆平”的土壤。最后,还要加强教育。引导公众树立法律至上、规则第一的理念,切实转变“求人思维”,让制度文化代替“人情”文化,让“潜规则”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90z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福鼎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福鼎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技术服务:0593-7998976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福鼎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