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晶晶 陈英芳 曾云端 廖诗雄
周氏宗祠,曾经鼎平革命的主要活动点
鼎平县委旧址
周山,又称周佳山(周家山),是闽东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鼎平革命的发祥地,粟裕、刘英、叶飞、龙跃等革命先辈和红军挺进师都曾在这里开展过革命活动。1935年,闽东特委就在这里成立了中共鼎平县委。如今,鼎平县委旧址就静静地矗立在周山村委旁一个叫龟山的山坡上,清冷中透着一股肃穆。
硝烟不再,英雄已故。80年后的今天,我们踏上了这块红色的土地。
早上九点多,在周山村当地村民老周的指引下,来到了周山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中共鼎平县委所属区委沿革表、鼎平县委根据地示意图、红军挺进师政治部布告、鼎平独立团印章等物品,还有丰富的图片、文字以及实特等资料。看着这些历史见证物,听着老周的解说,那段历史便慢慢在脑中有了依稀的形象。
1933年,在本村周建生、周钦明、周广达等进步青年的推动下,周山村也融进了革命浪潮。1935年,为了加强对闽浙边区革命活动的领导,进一步开展革命斗争,中共闽东特委决定在福鼎和平阳边界地区的周山村成立中共鼎平县委,并将福鼎县委领导的上东区、下东区和平阳中心区委划归鼎平县委,开辟鼎平革命根据地,以周山为中心,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据介绍,鼎平县委就是在周建生家成立的,而周建生在鼎平县委的领导下,以周山为中心,组织领导农民开展革命斗争,并在农民中发展党员、建立基层党组织。同年初,上东区苏维埃政府在周钦明家成立,并公开挂牌。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鼎平县委活动范围东起平阳的龙沙、赤溪(今苍南赤溪镇),南至福鼎的沙埕港,西靠近贯岭镇松阳至分水关,北至苍南地区江南一带,方圆1000余平方公里,包括福鼎的沙埕、前岐至松阳一带和平阳县的马站、矾山、赤溪、藻溪以及宜山云头垟、桥墩五凤等地。出生于周山村的革命者周建生在期间任县委委员兼上东区委书记。
1935年8月,鼎平县委升为中心县委,周建生、周连卿等人任委员;同年10月,刘英、粟裕率领工农红军挺进师与叶飞领导的闽东红军独立师回合后,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直接领导鼎平根据地建设,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浙南游击根据地。1936年3月,中共浙南特委成立,鼎平中心县委改为鼎平县委,归属特委领导。6月,由于建立了中共平阳县委,鼎平县委又升为鼎平中心县委。在此期间,为了发展游击战争,鼎平中心县委组建了鼎平游击队,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游击战争的深入开展并不断取得胜利,使鼎平地区党组织进一步得到发展,根据地不断扩大。至1936年6月,鼎平根据地和游击区范围,扩展至福鼎的前岐、店下、沙埕、硖门、秦屿、白琳、点头、贯岭、桥亭等地和平阳县(今苍南)的马站、矾山、藻溪、桥墩、五岱、钱库、灵溪等地,计有32个乡镇,300多个村庄。
1936年8月,鼎平中心县委再次改为鼎平县委,以五岱山和桥亭一代为中心活动地区。同时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声势浩大的以分青苗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斗争。
然而,鼎平根据地的发展和不断扩大,根据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千方百计进行破坏和镇压。1936年底,国民党派出八十师在周山建起炮台长期驻扎清剿。一时间,刀枪如林,喊声震天。为了反击围剿,鼎平地区的革命者和周山的革命群众英勇反抗,浴血奋战,虽说最后取得了胜利,但也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87户113间民房先后被烧毁,40多人被打死打残。据当地老人介绍,周山革命纪念馆旁的古樟树曾是那个时期国民党悬挂革命烈士头颅的地方,它屹立在那见证着过去周山村民献出鲜血干革命的历程。
走出纪念馆,不远处的周氏祠堂古朴且肃穆,这曾是鼎平革命的主要活动点之一,也是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鼎平地区的驻扎地之一。
中共鼎平县委成立于1935年,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在闽浙边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14年红旗不倒。
老周说,在周山,这里的山水、古树、古宅都曾见证着那一段红色历史,这里出了周建生、周钦明等11名烈士,这里的人对英雄充满钦佩,而周山革命纪念馆每年都会迎来不少前来缅怀先烈的人们,革命历史不曾因时光的流逝而模糊在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