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池敬嘉意外又惊喜的是,“习书记对历史文化十分关心且很有研究,印象最深的是,他还提到了黄乃裳的三弟黄乃模,在甲午海战中与邓世昌一起率领‘致远’号将士壮烈牺牲”。
“习书记说,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厚重的历史题材和人物值得去写。比如二七工运烈士林祥谦、黄花岗英烈林觉民的事迹可歌可泣,很有文学价值。再比如,马尾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仅是马江海战的发生地,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这些历史和人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池敬嘉说,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习近平与他们谈马尾船政、林则徐、黄乃裳等福州历史文化、名人,给他极大的启发。
对此,习近平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应该对一些历史人物包括洋务运动的人物,给予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在文艺作品中给予客观、公正的反映。这样的作品目前还很少,福州的作家不来反映福州的历史和人物,这能行吗?”
池敬嘉说:“对于创作什么,习书记不仅关心历史,也关心现实。”在交谈中,习近平说:“文学艺术不仅要反映历史,而且更要善于在现实中寻找题材。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火如荼的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题材需要文艺工作者下功夫去挖掘、选取、提高。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该是改革开放的讴歌者。”
针对各个文艺门类如何全面发展问题,习近平说:“福州的文化工作在普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提高上还缺少尖子,缺乏‘拳头产品’。福州市已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但必须改变文艺工作者各自为政的状况,使大家团结起来,形成‘集团军’,这样才能产生一股巨大的创作力量。”
1993年6月10日《福州晚报》(当时的福州市委机关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市委书记与作家畅谈创作”,这在当时的福建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这么隆重的“阵势”,池敬嘉始料未及:“我到现在还保留着当天的《福州晚报》。我没想到,一位市委书记在百忙之中和我们几位作家畅谈了这么久;我没想到,习书记对创作这么关心、这么在行;我也没想到党报还这么高规格地做了报道。”
这次谈话,也影响了池敬嘉此后的创作之路。他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福州这块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宝藏的土壤。2013年,池敬嘉花了20多年研究、创作完成的以黄乃裳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出版。这与习近平对黄乃裳的关注,以及鼓励池敬嘉进行这方面的创作,不无关系。
“作为爱国侨领,黄乃裳第一个率领福建移民开拓南洋,推动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池敬嘉说,习近平在1991年11月召开的黄乃裳开垦“新福州”9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要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黄乃裳先生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不懈探索与追求进步的精神,“习书记眼光长远、开放,现在他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内在思路是一以贯之的。”
拓展宣传文化阵地,奏出时代强音
“如果没有习书记亲自推动,《闽东报》不会这么快复刊。我也不会改变命运,从一个基层通讯员变成党报总编辑。”回首近30年前艰辛创业的点点滴滴,已退休10年的《闽东日报》原总编辑王绍据颇为感慨。
《闽东报》是宁德地委机关报,1952年创刊,1969年由于历史原因被迫停刊。改革开放后,省内南平等地市党报相继复刊,但《闽东报》复刊一直搁浅。
1988年6月,习近平调任宁德地委书记,他多次在地委会议上强调:任何工作,舆论先行,宁德没有报纸怎么能行!1989年5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地委专题办公会,议定了《闽东报》复刊时间、机构规格、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等事项。6月15日,地委专门成立了《闽东报》复刊筹备领导小组。
1989年11月1日,《闽东报》正式复刊。习近平参加了复刊大会,并给各记者站站长颁发记者站牌匾。他还特地写了署名文章《坚定方向、弘扬正气、振兴闽东——为〈闽东报〉复刊而作》,发在第一期头版头条,“期望《闽东报》重展当年雄姿,紧扣时代脉搏,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闽东的宏伟大业中奏出时代的强音。”
1989年11月8日,复刊一周,习近平又主持召开地委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闽东报》复刊后亟待解决的人员、经费等问题。1990年5月3日,调离宁德前夕,习近平又专程到闽东报社召开宣传、新闻工作座谈会,看望员工,亲切话别。临行前,他反复嘱托报社班子,要把报纸办好,为闽东争光。调离宁德后,他依然牵挂着《闽东报》的成长。每每回忆起此事,王绍据仍感动万分,“习近平总书记对《闽东日报》的关心,闽东报人永远都忘不了。”
复刊《闽东报》是为了拓展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在宁德,习近平还创设了当时全国绝无仅有的新闻“两会”制度。时任福建日报宁德记者站站长卓新德是亲历者。
“习近平到任宁德地委书记没多久,有一天打电话请我到他办公室商谈事情。他开门见山就说,为了加强与福建日报等媒体的沟通,也为了媒体记者了解地委的工作安排和全区工作进展,是不是可以设立新闻‘两会’制度?”卓新德回忆,之后敲定的新闻“两会”制度正式开始运转。
新闻“月谈会”:每月10日召开,由地委负责人介绍一个月的工作安排,重要工作的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由福建日报记者介绍每个月报社的宣传要求、报道安排,以及新闻界和群众对地委工作的意见、建议等。
新闻“通气会”: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召开,由地委办主任向记者通报每季度地委、行署正在抓的重点工作、阶段性成果、全区性重要事件,并当场答复记者需要了解的事情。
“新闻‘两会’,就相当于现在大家都知道的新闻发布会。当时,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仅有的,受到我们新闻工作者热烈欢迎,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获取信息、开展采访工作。”卓新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