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夏岩缘)春光明媚,走进福鼎市贯岭镇文洋村,车行一路,眼前都是好风景。宽阔平整的乡村道路穿村而过,一栋栋漂亮的新建楼房点缀路边,绵延无尽的茶山青翠欲滴,一行行的茶树组成了一张大型的五线谱,茶农们穿梭其中,用双手奏响一曲美丽乡村的动人乐章。短短3年,文洋村已是旧貌换新颜,文洋人踩准春天的节拍,将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协奏曲”演绎得越发精彩,而这背后离不开一位号准时代脉动的“指挥官”。
“第一次到文洋时,就觉得这个村子很偏,山路十八弯,路况还不好。”2017年12月,时任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监部主任助理的王强被派往贯岭镇文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谈及对文洋的“初印象”,王强坦言有点“沉重”,而这个沉重不仅仅是晕车带来的“生理反应”,更是一份深感重任在肩的“心理反应”。
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外乡客”,为了尽快熟悉村情,理清发展思路,驻村后,王强便马不停蹄地和村干部们走村入户,全面调查村情村况。然而,调查的结果比想象中还不乐观,基础设施落后、村财薄弱、产业乏力…摆在王强面前的,是一道道等待解答的难题。
看来,要做活文洋这一文章并非易事,但千头万绪还需提纲挈领。经过1个月的调研,王强亮出了第一张“王牌”——抓党建、筑实干群“连心路”。
村党支部是村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而组织的工作,关键还要靠人去落实。为此,王强发动村内党员力量34人深入实施“红色细胞”工程。20个自然村被科学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选拔一名党员干部,每个自然村再选拔一名党员组长,各组党员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党员干部则包村联户,了解收集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并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政府普及给群众。
为了方便下乡联系群众,王强还特意自费购买了一辆电动车。往后,只要村里有需要,不管刮风下雨,王强骑上电动车就走。渐渐地,王强看到的笑脸多了,骑车的时候总能听到乡亲们唤他:“王书记又来啦!”在大伙眼里,“外乡客”王书记早已成为“自家人”。
而流动的“红色细胞”,也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好一公里”,村民的心气齐了,都愿意跟着党组织谋发展,但干什么能实现强村富民呢?接着,王强打出了第二张“王牌”——抓产业,打通村民“致富路”。
“只有发展产业,村民在村里有钱赚,村子才能够持续发展。”王强把目光对准了村中连片的茶山,“这茶山还大有文章可以做。”王强说,此前由于许多村民外出务工,不少村民家中茶园都已撂荒。那怎么把茶山盘活起来,王强想,靠村里的力量毕竟有限,关键还要请“外援”。
依托村内有机茶园基地1000亩,农户茶园1200亩,文洋与福建品品香茶业公司建立产业联合体,将茶农零散的茶园连接在一起,并与茶农签订带动协议,组织培训,提高茶农种植加工技能,免费供应茶农生物农药、半价供应有机肥等,促进全村茶农按无公害标准管理茶园,每亩茶园可为村民增收2000余元。同时,王强还以有机茶扶贫项目向大唐争取了32万专项资金,入股发展村内的茶叶加工厂。如今该加工厂拥有2条生产线,每日可加工茶青近6000斤,村民的茶叶均可就地消化,不用出村就能卖茶赚钱。
村企共建、发展茶产业,盘活资产、壮大村财收入,文洋村面貌日渐起色。但横亘在发展的面前,是村中那条狭窄破旧的机耕路。于是,王强打出了第三张“王牌”——抓基建,铺就发展“高速路”。
“文洋村要想发展,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一定要解决。”从上任开始,王强便与村两委人员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在各级政府及挂钩帮扶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文洋前后筹集了资金600多万元,将4.7公里的进村道路由3.5米宽改造至6.5米宽,运输能力大大提升。“以前开车回村就怕遇到交会车,现在路宽了,我们回来方便多了”村民陈宝传告诉记者,看到村里这两年的变化,许多原本外出务工的村民和他一样都回村发展了,去年他便重建了村中老屋,专心在家发展茶产业。
三张“王牌”,打出了村里的幸福“进阶路”。大步向前的文洋作别苍茫,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7年的0.8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22多万元,村内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14072元到2020年增长至19500元。只是如今第一书记即将离任,村民们不舍,总喊王强一定常回来看看,王强也回以深情:“文洋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不管去哪里,我都会继续关注它、帮助它,我也坚信文洋更精彩的答卷还会在未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