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王婷婷) 人物扮相精致唯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音乐唱腔鲜明独特……和着文化惠民的春风,送戏下乡活动在福鼎市如火如荼开展,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文化享受。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福鼎市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艺精品,促进文化惠民工程在福鼎大地生根发芽、结出硕果,满足群众对文化的新期待新需求,为幸福福鼎“加码”。
“演出主要以越剧为主,歌舞、茶艺表演为辅,全方位、多方面宣传福鼎的红色文化、畲族文化、大姥山文化、白茶文化、边界文化。”福鼎市闽浙边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潘觉民介绍,自2009年以来,该中心把开展“文化惠民”等公益性演出作为工作重点,启动送戏下乡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经过长期舞台实践,该中心积累了《红楼梦》《西厢记》《玉堂春》《陆游与唐琬》《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批精品剧目,并根植于本土文化,排演《孩子剧团》《福鼎赋》《莫为归处悉》等原创剧目。截至目前,年均演出50场以上,年观众达6万人次。
“我们的目标是‘以天为幕景,以地为舞台’,让优秀传统文化上高山、到海岛、下乡镇(社区)、进校园。”潘觉民说,该中心正与福鼎市桐南小学、桐北小学、实验小学等结对共建,以每周一节课的形式进行戏曲、器乐教学,推动“戏曲进校园”与学校教育实践深度融合,营造浓厚热烈的校园戏曲氛围。
在宣扬福鼎特色文化的同时,送戏下乡活动还将“扫黑除恶”“移风易俗”“禁毒”等内容融入文艺节目,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让政策理论的“大声音”传遍千家万户。“比如,我们针对福鼎白茶大数据管理编演了一个情景剧《茶园信息卡真管用》,通过情景带入,让观众产生共鸣,比文字资料更生动、更直观,宣传效果也更明显。”潘觉民说,这也是“文化惠民”工程的一种新尝试。
以文聚力,为全面小康添姿增彩。福鼎市贯岭镇通过嘭嘭鼓、布袋木偶戏、山歌传唱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新政策、新理论;沙埕铁枝、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瑞云“四月八”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图书馆、文化馆向公众敞开大门,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日益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润泽生活、惠及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