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温丽芬 夏华鑫/文)街道整洁、道路畅通、行人有序、摊贩规范……这是如今在后街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但是在去年年底之前,这里却是城区“脏乱堵”的“典范”:大小摊贩占道经营,垃圾随处可见,引得不少街区群众常年怨声载道,而在撕下“脏乱堵”标签后,后街的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福鼎”的城市名片越来越闪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持续推进城区“脏乱堵”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巩固综合整治成果,有效调动参与整治单位部门积极性,从过去的运动突击整治过渡到常态长效管理模式,实现了“整治———固化———提升”的良性循环,使福鼎城市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城市整理面貌取得较大改善。
整治后的龙山路 郑镇 摄
城市换“新装” 群众展笑颜
除了后街,山前里洋也是“脏乱堵”整治的重点路段。里洋高速桥下一直是山前人流量最多的路段之一,行人来往频繁,摊点车辆密集,路面常常拥堵不堪。自2016年10月以来,家住山前街道丽景阳光小区的市民郑女士亲眼见证了这个路段由“脏乱堵”到“洁净美”的变化。
“我每天都要去里洋菜市场买菜,以前很多商贩都随地摆摊,对交通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垃圾也是随便乱扔,弄得臭气轰天,走在路上很不舒服。”郑女士说,现在不仅路不堵了,环境也得到大幅改善,群众抱怨的声音也渐渐少了。
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健全,不仅建立健全了市、街道、社区三级管理网络,还组织城管办牵头,组建网格管理队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施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在日常城市治理当中,我市先后开展两次“脏乱堵”整治,共出动人员11.9万人次,68个节假日无休,总投入710万元,城市“新、绿、亮、洁”稳步提升。今年6月1日,我市还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逐步理清城市管理职责机构。
在整治行动的推动下,城市交通趋于顺畅。针对各类泛滥的电动车违规行驶,交管部门进行专项治理、分类解决,有效地减少了电动车违规行驶的现象。在整治宣传方面,市交警大队多措并举,引导市民文明出行,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还聘请了各类专家对市区的路网现状进行研究论证,规划易堵路段,科学设置车辆停放点和行车路线,对部分路段实施单向通行,增加街道车辆的通行能力,缓解部分路段交通拥堵问题。
与此同时,城区停车难问题也得到逐步缓解。截至目前,我市城区5个临时停车场共增加了460个临时停车泊位,城市道路两侧新划设停车泊位950个、二轮停车泊位4200个,有效地缓解了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
整治后的福祥路口 刘超超 摄
多效合一 “脏乱堵”渐变“洁净通”
城市面貌之所以得此重大变化,与一项项对症下药、贴合群众心意的举措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市完善辖区网格管理,将中心城区划分为8大片区,按照路段管理网格化、人员管理智能化、服务监督社会化等工作要求,2017年底已完成31条片区(路段)的整治工作,自2018年9月开始,19条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中。
与此同时,我市着重推进路段监察机制建设,在已划分好的8片区基础上,对应组建8个路段巡查微信群,实时交流汇报整治过程和结果图片,基本达到了发现问题及时、平台反应迅速、部门配合默契、处置过程留印、整治效果明显的预期目标。
若只“管”不“教”,治理工作难以成效。社区在参与城市治理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督促社区自治自理,是我市整治“脏乱堵”工作中的一项亮点。各社区展开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环保卫生意识,引导群众自觉管护公共设施,更充分依托党建工作引导社区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做到人人皆是“保洁员”。
整治后的后街 郑镇 摄
清脏治乱疏堵 任重道远
自我市中心城区“脏乱堵”工作开展至今,已形成了较好的整治态势,大部分市民及商家养成了规范停车、规范经营的良好习惯。可生活时刻都在继续,“脏乱堵”整治工作无法一蹴而就,健康的生活、洁净的街道及宽阔的交通需要时间和毅力去保持。
至此,加强部门之间的长久联动显得尤为重要。“众人拾柴火焰高”,下阶段我市将督促各部以身作则,在城市管理这项系统工程中担起责任,共同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市容市貌整治工作。而对于空置的国有资产等资源,我市将进行优化整合,作为城市留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多渠道多方式筹措城市治理资金,并将“脏乱堵”治理费用列入每天财政预算,保证治理资金。此外,我市还将加大强化督查考评制度,重新修订“脏乱堵”综合整治绩效评分办法,加大对社区、相关单位参与城市治理的考评力度,严格督查不作为、“踢皮球”的相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