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既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加强党建工作力度、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形成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去年,我市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重点工作获宁德市综合考评第一名,并于2011、2012连续两年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称号。
近年来,我市在中共福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家园美如画(资料图)。
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经常送科技下乡(资料图)。
带好队伍抓党建 创新教育提素质
我市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以提升各级班子和党员队伍综合素质为目标,把选干部、配班子、强队伍、聚人才摆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到推进发展上、把功夫用到狠抓落实上,努力带好队伍、用好干部。
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让干事的人有舞台、奋进的人受鼓励。规范党组织设置方式、换届选举、届中调整等工作,实施以党员推荐、群团推优、群众推选和群众考评、党组织考察为主要内容的“三推两考”管理,规范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物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业务骨干队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大干部选拔竞争性,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市连续三年共开展3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22名优秀干部通过公选走上乡镇领导岗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重视选配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同时,把年轻干部推到一线,先后选派400多名优秀干部组建工业服务队、重点项目工作队等到工业企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信访维稳一线挂职锻炼。加强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监督,坚持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和干部选任工作意见征询活动,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建立“提名预审、考察监审、部门会审、讨论严审、举报联审”的干部选拔任用“五审”制度。坚持干部选任工作有关事项报告、考察预告、考察对象会审、任前公示、全程记实、任职试用期等制度,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提高干部工作透明度。
在党员、干部队伍教育方面,我市严格落实党员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实施党员教育培训“十百千万”工程,发挥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创业就业培训中心、流行学校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等各类阵地作用,两年来,共举办党员培训班591期,培训党员4.8万人次;实施“村干部大学学历培养计划”,共有430名村干部获大专以上学历;组织400多名优秀基层干部到市乡机关、街道社区、强村强企挂职锻炼,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围绕发展建队伍聚人才,我市科学编制《2010-2020福鼎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校地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利用“6.18”、“9.8”等贸易洽谈会的有利时机,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41所科研院校开展项目人才对接合作,近年来,共对接人才项目成果221个,技术需求117个。强化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建立闽威水产院士专家站、汽摩检测中心、白茶研发基地等一系列人才智力引进平台,加强品品香博士科研工作站、华益化油器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海鸥水产大黄鱼加工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闽威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指导产业规划和技术创新。
科学设置党组织,深入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十百千万’工程”等活动,强化了党组织的功能,提升了各级党员干部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使我市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增强了活力,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两年来,全市共有683名党员被培养成为致富能手、科技业务骨干等,378名人才发展成为党员,238名党员优秀人才培养成为基层干部和管理人员。通过统筹城乡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较好地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化的工作力量,全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执政水平与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