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华“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福鼎人都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而在佳阳乡,“二月二”更是值得庆祝的特别的日子。每到这时候,就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汇集双华村,共同欢庆这节日。
↑热闹非凡的双华“会亲节”现场
2月27日,中华一家亲“二月二”(福鼎双华)会亲节暨佳阳第二届农旅文化节在佳阳乡双华村隆重举办。畲歌对唱、畲族服饰展示、畲族舞蹈表演……满满的畲族风情带你走进这场热闹非凡的双华“会亲”派对。
↑哭嫁
↑戴凤冠
这不,舞台上,一场真真实实的畲族婚嫁正在上演。新娘子身着畲族女子出嫁的凤服,低头坐在前面,身后,她的嫂子正慢慢为她梳头。两人一唱一和,像是在低头诉说。新娘子的离愁别绪,娘家人的不舍和高兴……都融在这一句句歌词中。随后,嫂子为她带上了精致凤冠,等待新郎接亲,这就是畲族婚嫁中的“哭嫁”。
↑迎亲队伍
“凤凰之女出嫁了!”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锣鼓声响起,迎亲队伍在前排,或扛着嫁妆,或举着“囍”字牌,或举着灯笼,新郎则骑着马出现在婚礼现场。
↑盖喜帕
↑新娘坐上轿
只见他下马,走上舞台,为新娘盖上喜帕,扶着她坐进大红轿子里。待一切就绪,新郎在前,新娘在其后,随着接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夫家行进,拜堂成亲,才算礼成。
↑拜堂
“我是福州人,我老公是畲族人,我们一直都想要个别具一格的婚礼。畲族婚嫁很有特色,大家也都愿意帮我们筹备婚礼,自然而然就想以这种方式出嫁,这也算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吧!”新娘江丽娜说,“这样,我们也可以向更多人分享我们的喜悦,接受大家的祝福,我挺高兴的。”
↑畲歌对唱
↑《会亲节到我家》
↑畲族提线木偶《畲乡茶歌》
极具特色的畲族婚嫁将会场气氛带入高潮,而接下来的节目表演,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少儿畲歌演唱童谣《传承》,佳阳小学孩子们稚嫩的童声,汇聚在一起,演绎出别样的畲族小说歌,优美动听;舞蹈《春满畲乡》,舞者轻柔的舞姿带大家进入青山环绕的畲乡,感受谷雨前夕,山花烂漫的美景;畲族提线木偶《畲乡茶歌》,台上的木偶身着畲族服装,造型精美,表演者提线技艺灵活,表演奇特传神,栩栩如生……
↑相机、手机照不停
台下的观众、摄影师也围聚在一块,拿着手机、照相机不断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遇到精彩处时,还不时鼓掌欢呼。
↑少儿畲歌演唱童谣《传承》
“我现在在佳阳小学念五年级,虽然是畲族人,但之前我都不会唱畲歌。从四年级开始,我们每周都有一节畲歌课,老师会教我们学唱畲歌,我学习了一年,已经会唱好多畲歌。”童谣《传承》的表演者李慧林说。
↑乌米饭
↑菅叶粽
没错,这场会亲节不仅是庆典,更是对畲族文化的传承。畲族乌米饭、糍粑、菅叶粽……畲族特色美食的展示,讲述了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文化理念。
↑打草鞋
↑编竹篮
↑扎蓑衣
↑织裙带
而打草鞋、编斗笠、扎蓑衣、织裙带……传统技艺的展示,更是向人们演绎了刀耕火种的游牧民族,勤劳能干的畲族人民,通过双手创造了财富,而这些技艺代代传承,为后辈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纪念徽章
不得不提的是,本次来参加会亲节的嘉宾和工作人员都能得到双华畲族“二月二”会亲节会标,会标设计以两只凤凰相拥交汇成“双”字为形体,融入畲族吉祥物凤凰、畲族彩带、畲族字符等畲族元素,寓意双双联动、相互包容、用心交汇,也独具特色的表达了会亲节的喜庆氛围。
↑国家民委港澳台办副巡视员兰海滨
“双华的会亲节历史悠久,是畲族重要的传统节庆活动。我希望佳阳双华村作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能引领大家,把会亲节越办越好,成为两岸各民族会亲的聚集地。”国家民委港澳台办副巡视员兰海滨说。
据悉,双华会亲节始于1649年,至今已有368年的历史了。早在1983年,福鼎市人民政府就把双华畲族”二月二”会亲节定为福鼎市畲族文化节。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把双华畲族”二月二”会亲节列入了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知道吗?关于“二月二”,还有这么一个传说。
明未清初(1644-1646年)期间,双华畲族祖先来到当时深山密林的小麻洋开山迁基。一天晚上,狂风暴雨,第二天,人们发现正在开挖的厝基后壁的石洞口,有两条米斗粗、两丈长的大蛇,一条赤黄、一条青蓝,瞪着大眼睛,吐着舌头,实在惊人。蛇一直盘在厝基上不走,大家说,这两条蛇,将来会变龙,不可伤害,就用大箩筐,抬到两溪汇流处的水口放生,不知为什么,这两条大蛇就是不肯走,连续三天送往水口放生,当晚都回到原地。祖公头想想没办法,第四天还是叫人再用大箩筐,抬起两条大蛇,亲自送到水口放生,并点香烛祷告:两位蛇仙,请入东海,成龙上天。若恋热土,请留本境,形相莫现,起宫你住,奉祀香火,年年“做福”,演戏三天,保护“山哈”,平安康健,风调雨顺,岁岁丰年!说也奇怪,这两条大蛇再也没有回来。
这天夜里,祖公头梦见红面、蓝面两个将军向他致谢。祖公头醒来,等不得天光,就请各姓头人来商量,择“二月初二”这天破土动工,在水口山脚,盖起一座石板宫,塑一个红面将军,一个蓝面将军奉祀起来,又一年狂风暴雨,大风刮来一个“华光大帝”的石香炉,就落在这座石板宫前,族人猜想,红面将军就是“千里眼”,蓝面将军就是“顺风耳”,刚好是传说的“华光大帝”手下二将,因此把这个飞来的石香炉,一起放在宫里奉祀。
从此以来,大蛇不再现身,四境平安,人丁兴旺。单在双华就传了近20代人,双华“山哈”子孙、亲戚遍布闽东、浙南各地。此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祭祀“石板宫”神灵,各姓族人定“二月二”这天,大家回双华来会亲,由于畲族喜爱唱山歌,又逐渐形成对歌、盘歌活动,年复一年,消息越传越广,观众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二月二”会亲节逐渐演变成为闽浙边界畲族会亲、盘歌的盛大节日,并延续至今。
“幸福福鼎”编辑部(陈倩文/文 张亭 郑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