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文化遗产日”。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世界级遗产”吗?①长城、莫高窟等48项世界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总数居世界第二;②京剧、中医针灸、活字印刷术等38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那么,关于福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又了解多少呢?
昨天(12日),福鼎文体新局就在市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展示共41个市级非遗项目,其中含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个,省级4个,宁德市级12个。
灿烂的遗产,是文明的印记,现在就来找找有没有你熟知的!
国家级非遗项目
↓↓
福鼎沙埕铁枝
福鼎市沙埕“铁枝”俗称“杠”、“阁”,始于清乾隆年间,是沙埕渔家元宵节传统民俗活动。它吸收了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杂技等表现方法,形成精妙绝伦的表演艺术。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是制作白茶的核心技艺,也是茶芽原料到制作成品的关键环节,具有自然、科学、优质的特点。白茶拥有优秀品质特征,得益于其传承久远的制作技艺,在我国茶类制作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歌会(瑞云四月八)
硖门乡瑞云村的畲族始迁于明未清初,每年农历“四月八”歌会是当地的重要节俗。畲族歌手以“赛歌”、跳“火头旺”、过“牛歇节”、吃“牛角粽”等独具特色活动,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唱畲歌是“四月八”的主要活动,以清唱为主,体现了朴实无华的原生态民歌唱法,是畲族歌谣“福鼎调”的典型。
省级非遗项目
↓↓
福鼎饼花工艺
福鼎饼花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是一种民间艺人独创的用于装饰月饼的画种。早期的福鼎饼花为剪纸饼花,叫百子花,后改为手画,叫团花,民国初年出现木板印制饼花。后又发展为石印饼花、刻水印木制饼花。表现内容以戏曲题材为主,形式新颖,线条清晰,有美人式、八景式、八果式、团式等。画面色彩浓艳,以红、黄、绿、桃红等色为主。
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
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又称“会亲节”,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畲族群众回祖地相聚而举行的会亲活动。双华畲族迁居始于明未清初,将“二月二”定为祭奉神明、祈佑平安的节日,会亲时以歌助兴、以歌待友、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代代相传,逐渐形成盛会。
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是是闽浙地区传统戏的一种,流行于明清,民间称为“七条线”,木偶道具制作精美、表演技法娴熟、艺术风格独特、融合多种传统戏曲手段而享有盛誉。艺人主要使用京剧与桐山话、闽南话等本地方言相结合的唱腔。
前岐马灯舞
称“打马灯”,始创于清乾隆年间。演员身上绑着马头和马身,走着马步,按阵图进行表演,展现古战场上万马奔腾、骁勇善战、进退自如的英雄豪情。马灯在场景表演时,与管弦乐器吹打、民歌传唱以及曲艺表演结合起来,构成了舞美、声乐、戏曲相融汇的绝妙视听效果。
宁德市级和福鼎市级非遗项目
↓↓
管阳西昆祭孔典礼
西昆祭孔典礼是西昆村孔子后裔家祭的一种仪式,传承于明清之际,浸透浓厚的儒家思想文化。
妈祖信俗
福鼎前岐、点头妈祖祭典相传在明朝年间从湄洲传入,现沿袭春秋二祭。
福鼎桐山打拾锦
拾锦是西汉初期昆曲艺术,流传到福鼎,民间称“昆腔”。打拾锦盛行于清朝乾隆年间,由施姓家传古曲艺,后作为祭祀之乐,被称为“施厝昆腔”,至今二三百年。
福鼎民间山歌
福鼎民间山歌是一种自发群众性的文娱竞赛活动,称之为“盘歌”,也可叫“赛诗”、“唱桐诗”。
桐山江记鱼片制作技艺
福鼎著名小吃“江记鱼片”传统制作技艺,共有选料、取料、剁鱼、配料等多道工序,制作技艺起源于1934年,并传承至今。
畲族正月十八冥斋节
罗唇正月十八是佳阳畲族乡宫口、柴岚内两个村的重要习俗,始于明嘉靖年间罗唇沿海一带百姓祭祀因御寇而罹难的“马氏真仙”。每年农历正月十八,畲族群众便以每个200斤左右粳米做成三个大“冥斋”,以祭奉神明,并演戏娱神。流传至今四百多年,浸透“祈求太平”思想意识。
秦屿孔坪香樟根雕工艺
秦屿孔坪香樟根雕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泽稳朴。创作在自然形状下进行大胆的艺术处理和创造,构思新奇,章法巧妙,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清新、朴素、大方、富有韵律和自然之美。
秦屿方家山畲族三月三歌会
方家山“三月三”是畲族民俗活动,以唱山歌传承本民族的歌谣。“三月三”是畲族同胞独特的本民族文化活动,基本内容包括唱畲歌,过乌米饭节,有着极强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
贯岭战坪洋黄杨木雕工艺
乡村工艺民间装饰木雕在题材内容上,集中体现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共性。每件具体作品的形式、风格、审美趣味、工艺技法上,有它独特鲜明的风格。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是一项新兴而又古老的民族体育运动。畲族蹴球原称“踢石球”,是古代蹴鞠运动的一种形式,举止文雅,变化多端,极富情趣。分为男子单蹴、女子单蹴、男子双蹴、女子双蹴、混合双蹴五种形式。
畲族服饰福鼎凤凰装制作技艺
流行于福鼎市和霞浦县水门、牙城、三沙等乡镇的畲族服装又称福宁东路装或简称福鼎装,其中又以针线刺绣凤凰装最为考究,具有独特的传统制作技艺。其编织结构上,有花卉等图案,整体风格艳丽,非常美观。
福鼎桐山民间剪纸
福鼎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性民间艺术,多在妇女中相互传艺。内容丰富,以日常生活、民风民俗为题材,内容健康和谐,积极向上,寓剪于乐。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水果、蔬菜、飞禽、走兽、文字、图案等均可入剪。福鼎剪纸所用材料除了各种纸张外,竹壳、树叶、麦杆,布条等均可制作。
福鼎店下寺前鱼灯
打鱼灯是盛行于清乾隆年间的民俗活动,道具鱼灯采用竹篾、木棍为主体,外面用尼龙布包扎而成,涂上各种颜色。有红色头珠,鳄鱼三条,红、黑鲤鱼各一条,鲈鱼、黄瓜鱼、鲳鱼、马鲛鱼、石斑鱼等十一条鱼,形象栩栩如生。表演双蝴蝶、梅花操、全圆月等二十六套舞蹈,展示独具魅力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
除此之外,还有↘
硖门石兰邓家祖传拳棍术
桐城畲族民间舞蹈六结花
太姥娘娘传说
张元记红茶手工制作技艺
秦屿宋代进士杨察院的传说
当然,还有:贯岭祭祀供品(生礼)制作技艺、宋朱熹(朱子)流寓长溪的故事、清畲族秀才钟良弼传说、福鼎畲族歌言“过海调”、福鼎畲族提线木偶戏、布袋戏(点头、桐山)、桐山嘭嘭鼓(十字街温腰弟)、畲族棋艺(四种)、福鼎畲族传统体育“打尺寸”、福鼎泥塑工艺、赤溪竹排制作技艺、福鼎木质农具传统制造技艺、仙蒲造纸传统技艺、杨记传统粽制作技艺……(一口气说这么多,小鼎喘不过气了。)
看完这些,有木有很骄傲很自豪的感觉!(今日福鼎APP 周小寂整理,图片由文体新局和福鼎新闻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