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阁
街头小戏表演
2月20日晚7点,月色下的沙埕集镇街上,两旁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在灯光的掩映下,显得特别喜庆。
海风拂过,街头上早已人头攒动,敲锣打鼓、乐声四起。街上挤满了来围观的群众,他们有的拿着相机、举着手机拍下一幅幅满意的照片;有的肩扛着孩子,手抓着气球,满脸喜气洋洋。
“好!”不时间从人群里冒出一阵烟火,传来一阵畅快的喝彩声。空中飞舞的线狮将沙埕闹元宵的活动拉开了序幕。旱船、台阁、小品、舞蹈、民乐合奏……一个个由当地群众自编自演的,精彩热闹的节目陆续在人流中流转……
精彩纷呈 万人空巷
《今日福鼎》APP直播
各媒体现场采访
“来了!来了!铁枝出来了!”只听见人群中一阵骚动,当晚的“重头戏”铁枝正式闪亮出场!三台高达三层楼高的铁枝安在车轮上,在群众的推动下,被人群簇拥着缓缓前行,铁枝不时旋转着面向不同方向的群众,迎来阵阵欢呼。
“听说沙埕这边有民俗活动,我和几个朋友就从福鼎来这边看看。真是精彩,果然不虚此行!”市民丁先生一边拿着手机记录,一边说。不少市民都是和丁先生一样,特地从周边乡镇过来观看表演。据初步统计,当晚便迎来浙江苍南、平阳以及福鼎周边县市上万群众前来观赏,街上人群近乎“水泄不通”。
沙埕铁枝闹元宵是历时数百年的民间传统活动,活动从大年十三开始,连续举办三天。第一天当晚的三台铁枝有呈现福鼎通商贸易历史的“丝路良港”、有祈求福鼎繁荣昌盛的“太姥祈福”、有展示神话人物风采的“蟠桃会”。铁枝上的小演员画着精美的妆容,穿着精致的服饰,扮演着各种各样的人物,精妙绝伦,赢得群众一片喝彩。
“上面小孩子的都是假的吧?”“那么高怎么会站得住?”“如果是真的,站那么久早就哭闹起来了。”……人群里不时有不明就里的群众发出各种各样的疑问。“当然是真的小孩了。”“就是真的才叫绝。”“很多小孩都抢着要表演呢!”当身边的群众传来这样的回答时,总会迎来一阵嘘嘘声。
沙埕铁枝俗称“杠”“阁”,始于清乾隆年间,是沙埕元宵民俗活动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铁枝几本为多层,高七至八米,层与层之间称为“过枝”,一台铁枝能够站上13至15人。今年的沙埕元宵活动每天都会展示三台内容主题不一样的铁枝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太姥祈福》《丝路两港》《丝路花雨》等主题的铁枝,有的展现福鼎独特的太姥山地方文化;有的展现沙埕作为海上丝路的起点之一的通商景象;有的展现敦煌丝绸之路的异域风情,主题切合时代主流,立意高远,内容相比往年以传统的神话、年俗外,更加丰富多变。
独门技艺 令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