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将暮,也是春意最浓之时。春雨时不时从苍穹飘洒而下,缠缠绵绵,似有几多恋春之情,来增添些许春色。
就在如此的好时节,我们一行文艺家来到春涌的太姥,乐赏山海大观之景致。旧地重游,难免产生景物依稀、人事非昨的感慨。汽车盘旋而上,进入书有“太姥山欢迎你”的石“天门”,顿感已进入景区和太姥握手。从管理局小楼仰头看,十八罗汉、夫妻峰,大自然的“群雕”就显在眼帘。国兴禅寺前千年铁树树干分叉像两棵合抱的“夫妻树”,独树一帜。唐代留下的石柱也撑在寺前。
释石头 摄
沿着萨公岭(据说是萨镇冰捐修的石阶路)行步,穿行在挂着一串串紫藤花繁的长廊中,廊外的季木小花,红色、淡红色、白色的牡丹花,争妍斗美,使你感受到花香袭人的“袭”的分量,又领略到山花的灿烂。
雨后山林越发青翠,令人感到春涌太姥山这“涌”字的勃动。福鼎市旅游局的施局长先带我们观看新建成的龙潭湖,它是利用山上泉水积成的人工湖,分上、下湖。一座石桥,湖明如镜,十八罗汉倒影分外清晰,又添了湖中看山的新景点。施局长说,这一带还将兴建亭台楼阁,开发奇洞。到那时,风景就更引人入胜了。
施永平 摄
拾级而上,遇亭小憩。坐在“涌翠亭”里,周遭悦目的翠绿,又感到绿色奔涌而来“涌”的风情。再走上“望海亭”,可望烟波浩渺的大海,正前方142海里便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基隆,牵连着大陆和台胞的心。
沿途所见,“金猫扑鼠”“玉兔听潮”“仙人锯板”“二佛讲经”“金猴照镜”“金鸡报晓”……一个个峰石造型惟妙惟肖,自然天成,惊叹鬼斧神工。看到“金龟爬壁”、“升天石”上太姥娘升天时留下的一只“鞋”,便知“一片瓦”的目的地已到。
李步登 摄
林钢生 摄
我们怀着虔诚来到了太姥娘圣殿。原来太姥娘圣号太阴圣母,俗名蓝姑。相传尧帝时,住在这一片瓦中修炼成道,经仙人点化,于七月初七乘九色龙马升天而去。在原旧址尚存尧封太姥舍利塔,是当代极可贵的文物。这圣殿是近年十方信士、海内外热心者友善捐助盖成的,内供太姥娘圣像。周围山岩、绿林,一片清幽。
殿旁的鸿雪洞内有丹井,顶上有颗“绿雪芽”老岩茶,传有生动的故事。“下海求妈祖,上山求太姥”,妈祖和太姥是相媲美的女神,她们都有传说记载。汉王烈《蟠桃记》和《力牧录》中便有太姥山修炼的传说记载,民间传说很多。
资料图
中午,在“一片瓦”吃素菜,天上又飘下多情的春雨。坐在这里,凉意沁肌,喝绿雪芽茶暖身。雨犹未停,便撑着雨伞下山。一路多亏管理局的小刘扶助,顺利回到了管理局。小刘指着太姥山游览示意图回顾大家所走过的景点,原来我们走了老半天,只是太姥山旅游区中部的一小段,可见太姥山是一个多么广阔的游览世界。
吴爱兰 摄
太姥山有石怪、洞奇、峰险、云雾多等几大特色。如果从太姥景区的大概念看,融山海川和文人景观于一体,包纳周围和山下的河潭溪瀑、海洋列岛、海边沙滩、古寺城堡、畲寨风情等,是名符其实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将来高速公路建成穿过太姥山下,交通更加方便,游客将奔涌而来。
释长净 摄
告别太姥山,对着峰峰均有神的峰,看着石石皆有情的石,还有那好像久别重逢、拥抱一起的夫妻石,分分秒秒、时时刻刻、日日夜夜、年年岁岁长相守,天长地久、永不分离,那永恒的爱情能不动情?这岂不正是情由景得、景在情中?
李步登 摄
我忽然悟到:像太姥山这样丰富广阔的风景旅游胜地,就像一部自然经典巨著,绝不是一次就能读完的。我一读读出其中的“山海情”;再读读出“洞中情”;三读读到“石情”来,都围绕着一个“情”字。旅游胜地,固然要有自然景观,要有人文景观,要给人理性,但重要的一点,要给人心情,要引发人们的无限情思。这是我来太姥山的“读后感”。
陈惠苹 摄
在暮色苍茫中,施局长陪我下山。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大姐,她在归途中谈了一些旅游事业的发展思路。我想到义乌高清所说:“大姐把太姥打扮得更漂亮了。”在钱不多的情况下,把环境美化,基础设施加强,接待能力提高,上档次,有品位,这里有一批包括施大姐在内的对旅游事业有“情”人的默默奉献。
文:许怀中
图:李步登 释石头 施永平 林钢生 吴爱兰 释长净 陈惠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