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颗20多公分,绿油油的黄栀子苗,在黄色的山坡地上迎风茁壮成长。
几个农民抡起锄头在山坡地上挖树根,刨石块,挖土坑,种幼苗。
这是点头镇举州村安井自然村,福鼎市佳茗农业专业合作社黄栀子种植基地上的两幅场景。
“这里原来都是抛荒地,有的是老茶园的抛荒地。”福鼎市佳茗农业专业合作负责人陈后伍望着一大片长势健壮的黄栀子说,这些土地被废弃很可惜。
他为什么要种黄栀子呢?50多岁的陈后伍原先在外地从事多年的石材经营,尽管并不是很顺利,却无时不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一边经营着自己的生意,一边投入到家乡的公益事业:为家乡修路,帮助贫困学生,资助贫困老人。然而,他发现,尽管通过自己努力,却并不能为家乡面貌带来多大的改变,农民的收入得不到明显的增加。
这几年福鼎黄栀子市场走俏,如果这里种上黄栀子可是个绝佳之地,能够带动不少村民增收。带着这样的主意,他决定回乡发展黄栀子产业。
涉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不怕风险吗?陈后伍考虑过自己没有种植黄栀子的经验,当心过黄栀子市场是否会饱和。不过,从陈后伍信心满满地回答中得知:通过3年的学习和考察后,如今的他已成为黄栀子领域的一个专家,熟悉黄栀子的生长习性和经济价值,已经拥有了河南、安徽等潜在市场需求。
去年,陈后伍首先从育苗入手,采用贯岭镇分关一号黄栀子种苗,成功培育了60多万苗的黄栀子幼苗。
今年年初,他联系了村里的5、6个村民商量成立农业合作社,社员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发展黄栀子种植,很快得到了响应,并成功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陈后伍发动村民将荒废的土地出租给合作社发展黄栀子种植基地,同时出租的村民还可以在基地打工,参与黄栀子种植、管理,从而获得双重的收入。
村民林启超家里近300亩的山地租给合作社,自己在外地做生意,每年可以稳当地收取一笔可观的租金,多了一重保障。村民陈法龙家的10亩地,租给合作社后,每天还有150元的工资在基地参与黄栀子种植、管理。
“明年的这个时候,黄栀子种植面积可以发展到2000亩以上。”陈后伍说,如今已经发动了20多户农户参与土地出租与合作,带动了举州、大坪、观洋、后井等农户发展黄栀子种植。
今年合作社已在点头镇后井、马冠、观洋等村完成了700多亩的黄栀子幼苗种植,预计明年就可以逐步进入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