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新华社记者崔清新、崔静、胡浩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国家、地方和用人单位引才项目竞相发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才归国潮澎湃而至。
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在亿万中国人民奋勇前行的重要时刻,广大留学归国人才用一个个人生梦、事业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动力。
广纳天下英才 中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吸引全球人才
捧着红彤彤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证书,任晓兵欣慰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2009年,作为第二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任晓兵毅然决定从日本回国,参与创建了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带领一批青年科研人员矢志创新,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17年1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任晓兵主持的“基于晶体缺陷调控的铁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应”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现在是在中国做科研最好的时代。中国有更大的舞台,能提供更多的机遇和上升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大施拳脚,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任晓兵说。
任晓兵只是无数留学归国人才中的一个代表。统计显示,自2008年国家“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引才项目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超过4万名,引进教授层次人才数量是1978年至2008年引进总量的20余倍,带动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回归潮。
大量海归人才释放出巨大发展能量。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入园企业2.4万家,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800亿元,6.7万名留学人才在园创业。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
“这是向天下英才发出的深切召唤和诚挚邀请,广开进贤之路的集结号正声动四海,广纳天下英才的中国风已吹遍全球。”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岳文厚说。
在这样的感召下,大量学有所成的留学人才回国报效祖国,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勃勃生机。
--精英云集。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单分子酶学的奠基人谢晓亮、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留学归国人才中“星”光熠熠。相当一部分留学归国人才来自美欧等科教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具备较强的科研攻关和组织领导能力,为我国前沿研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目前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海归,大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海归。
--成果辉煌。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使用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背后,承载着留学归国人才的智慧和汗水;一系列我国原创性科研成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一些应用技术打破了国外封锁垄断,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巢暖凤来。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愈发增强,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如今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已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5年的1.28:1,且呈现人才加速回流态势。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将迎来“进大于出”的历史拐点,我国将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逐步成为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