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乡镇、农村,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展示了群众对充实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图为店下镇女子腰鼓队在排练。 黄益升 摄
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同志来到我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调研。在畲族群众雷增喜的家里,习近平亲切地同他拉起了家常。雷增喜告诉习近平副主席:“现在种粮不用缴税了,还有各种补贴;看病有新型合作医疗;小孩上学免学费、书本费;农民养老保险试点也开始了……”看到群众的生活过好了,看到柏洋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喜人成绩,习近平副主席感到十分欣慰。
2012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该报记者赵鹏采写的报道《柏洋村里话梦想》,报道了柏洋村从贫困村、落后村到富裕村、文明村的变化历程,展现了今天柏洋人的生活热情和创业激情。
雷增喜的好日子和柏洋村的发展变化,正是我市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今天,一个个崭新亮丽的新农村,已经成为桐川大地的一道风景。
时间追溯到6年前:2006年,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并结合我市实际,实施 “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选择10个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确定100个村为新农村建设整治村,示范带动、辐射全市251个行政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几年间,全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2012年,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新农村建设,确定柏洋等5个村为全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并计划2013年将示范村总数扩大为20个,再培育发展100个宜居新村,掀起新农村建设新的高潮。
新农村建设就像绵绵不断的和暖春风,把广阔农村吹成一幅春潮荡漾的画卷。阅读这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几个关键词跃然而出——
■经济腾飞
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市紧紧扣住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结合实际,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同时支持有条件的村多元并举多业同兴,成功培育了一批经济强村、优势产业专业村,辐射带动全市农村发展生产、壮大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致富。自2006年以来,我市16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示范村先后共投入4426万元,完成生产性发展项目51个,完成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面积4.5万多亩,发展远洋捕捞船只近50艘,发展各类水产养殖面积2万多亩,建成各种示范基地12个,引进各类工厂企业80多家。到2011年共实现社会总产值25.66亿元,比2006年的8.85亿元增加了16.81亿元,翻了三番。16个重点村、示范村平均村集体收入为49.88万元,比2006年的19.26万元,净增长了30.62万元。各种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逐渐成为一些农村的标志,硖门乡柏洋村的工业、弹涂鱼养殖业,太姥山镇潋城村的工业和现代农业,前岐柯湾村的蔬菜产业和水蜜桃种植,店下筼筜村的紫菜养殖业、加工业和店下村、屿前村等的万亩连片蚕豆种植基地,贯岭镇贯岭村、汾关村的黄栀子养殖,磻溪湖林村,点头柏柳、过苋、翁溪等各村的茶业……示范村优势产业凸显,集体经济积累增强,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活保障
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事业建设,保障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之一。自2006年以来,6年间我市16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示范村广泛实施硬化、净化、绿化工程,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4个,修建通村道路99.2公里,硬化村道104公里;建设完成农田水利项目23个;科学规划集中建设新村12个片区,建设新房700多栋,近3万农民喜迁新居。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约80期,培训新型农民和农民技术员近10000人次,年转移劳动力达3800多人。2011年,16个重点村、示范村农民平均人均纯收入达8669元,与2006年的5055元相比,增加3614元,增长7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各项惠民工程全面实施。全市农民的吃、住、行等方面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乡风文明
建设文明乡风,提升农村群众的生活品质,是我市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着力点。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多方筹集建设资金,6年期间,16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示范村就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资金5120万元,完成社会公益建设项目59项,建成各类活动中心、农民公园、文体活动休闲场所等32处,敬老院8座,入住近200位孤寡老人;每个重点村、示范村都建有“三农书屋”,存书总量超过5万册。各类农村文体活动团体和文体活动活跃,抵御了不良的风气,做文明人、过文明生活正在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自觉意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遍地开花,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全省、全市各类文明创建先进村、示范村。
■村容整洁
安居乐业需要一个整洁的环境,村容整洁,不但是农村文明形象的展示,同时更能激发村民的爱乡感情和生活热情。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市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绿色村庄创建”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垃圾处理有效机制,努力配套完善乡镇、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体制,加大村容村貌整治投入。6年间, 16个重点村、示范村在村容村貌整治过程中总投入资金约5700多万元,共建设垃圾焖烧炉16座、垃圾转运点32个,配备各类垃圾车38辆、垃圾桶600多个,组建保洁队伍16个,配备专业保洁员60名;共清污428处、清路障177处,改路86条、改沟174条、改圈405个、改厨1821户、改水11347户,新建农村联户沼气1842户,清理河道或下水道30多万米,拆危房及乱搭乱建3276个,完成绿化美化面积757亩,区域环境得到改善。
■民主建设
在刚刚胜利结束的本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竞选者用自己的本事和实际表现说话,在乡亲们门前展示自己带领大家发展经济、改造家园、创造安康生活的能力,和为乡亲们办好事实事的热心;选民们百般掂量,多维度权衡,行使神圣的权利,投下自己的一张选票。“当个有公心、有本事的带头人”、“选出有公心、有本事的带头人”,共同的目标把竞选者和选民们的心连在一起。
民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证,也是活力源泉。村级换届选举,是群众集中行使民主权利的一个重要平台,村务公开,是群众民主参与村政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平台。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列入农村基层干部考核指标体系。55名副处级以上领导每人至少挂钩联系一个乡镇(街道)和一个示范村(社区),685名科级领导干部各挂钩联系一个村,推动工作落实。目前全市共有217个行政村设立村务公开栏,一些村还设立了村务公开信息触摸屏,规范实行村务公开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和程序“五统一”制度。今年,我市还被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评为 “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