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赤溪村党支部书记 杜家住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赤溪村有14个自然村,都是在大山深处。30年的生态扶贫攻坚,赤溪村历经了三个阶段的扶贫历程。
刚开始,采取输血式就地扶贫,但村民们“靠山吃山”,以砍柴为主要收入,造成生态林地大面积破坏,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1994年,建设桑园水电站,建成第一条通往外界的泥结石土路,把山上的自然村陆续搬迁到中心村,使原有的靠砍柴卖柴为生转变为发展绿色农业产业,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兴起,太姥山景区结合我村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采取“公司+农户”生态旅游扶贫发展模式。村民抓住大量游客来村里的商机,开始种茶种果,发展绿色产品,开办农家乐、小超市、民宿等80多家,村民收入从上世纪80年代的166元增加到2016年15696元。赤溪村成为“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