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云山锁翠岚,天然城郭两边环,生成村落多幽静,俨似桃源洞里间。”阳春三月,在磻溪镇仙蒲村,不经意间,就会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画境来一场美丽邂逅:群山叠翠、林树含烟、阡陌交通、屋舍俨然……
仙蒲,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这里自然环境风景宜人,造纸工艺历史悠久,耕读传统完整浓郁,乡土建筑山地特色凸显,古道、古墙、古桥、古民居等各类古建筑达100多处,建筑面积达21000平方米。这些建筑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闽东北一带罕见。其古民居作为我市少有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规模大,格局开阔,拥有丰富的民间民俗遗产、独特的历史风貌和较高的保护价值,堪称闽东北山地传统景观村落的典型代表。
为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存,仙蒲村下足了工夫:编制《仙蒲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并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明确发展定位,以保护规划为重点,进一步凸显生态、长寿、造纸、古道等特色,合理划定规划区范围;每一幢古建筑配备消防设施,以修旧如旧手法对30多幢古民居进行修缮;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梳理村中水系,铺设排污管道,建设垃圾焚烧炉,改旱厕为冲厕,拓宽出村道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古迹遗存也重绽光彩,慕名游客纷至沓来。
仙蒲村是我市保护开发传统村落的一个生动缩影。传统村落是“文化福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保护利用这些传统村落意义重大。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市传统村落资源比较丰富,有较强的山区、沿海地域特色,其独特的区域空间,构成了极强的半山半海、不山不海的村落典范风格,历史文化呈现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其中,仙蒲村、西昆村的成片古民居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周山的牡丹文化、石兰的武术文化都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巽城的滨海划龙舟、美食技艺等,尤其在传承、开发利用、发展旅游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
从2008年起,我市开始逐级申报历史文化名村,现共有5个历史文化名村。其中2014年2月磻溪镇仙蒲村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管阳镇西昆村、店下镇巽城村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佳阳乡周山村、硖门乡石兰村列入宁德市级历史文化名村。另外,有潋城、金钗溪等2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共5个。
以项目为抓手,我市努力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打造形成品牌特色,推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可持续发展。在坚持保护村落形态、空间格局、文化古迹、历史传统风貌和民间习俗基础上,进一步谋求延续村落的历史文化环境发展。为此,拟定3年内《传统村落保护项目需求表》,推进保护项目实施。据统计,其中仙蒲、西昆、巽城保护项目总数51个,包括历史、文化、古建筑、文物古迹及非物质文化等多方面保护,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既保护有形的物质形态,也保护无形的文化内涵。令人更为欣喜的是,仙蒲村作为我市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还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扶持保护建设;去年8月,西昆村、潋城村也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资金扶持、项目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稳步推进。石兰村逐步修缮恢复古城堡、古池;周山村以发挥红色文化、牡丹特色文化为重点,大力打造品牌文化,游客量逐年增长;潋城村改观村落整体面貌,农村人居环境、幸福指数大大提升;西昆村借助儒家文化,建设孔子教育学院,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高知名度……
结合乡村旅游开发,我市还通过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类乡村旅游资源,精心包装推出花海果乡畲村风情体验线、山海渔乡美丽乡村观赏线、山海岛主题村落游赏线、山溪茶乡古村文化探寻线、大太姥精品乡村旅游线、城郊山溪慢游生活体验线等6条乡村旅游主题线路,在八杨公路至店下、太姥山镇、赤溪村沿线和市区至前岐、佳阳沿线设置乡村旅游标识标牌、观景平台、休闲驿站和节点景观改造等,品读历史文化的古村名村畲寨游风生水起,让一方百姓喜尝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红利。
□ 王志凌 苏晶晶 通讯员 蔡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