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洋中镇北洋现代高优农业示范园里,春耕生产繁忙有序。(闽东日报记者 郑霄 摄)
青山四野,清溪缠绕。2月27日,绵绵春雨中的蕉城洋中镇北洋村,满眼葱茏。
一大早,福建主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老总章诗陆与农友们便来到北洋现代高优农业示范园的种植基地。与往年春耕生产不同,今年下地干活,他们多了新“装备”、添了新流程:戴口罩、测体温、登记信息、逐个进场,每人包3亩地,分散作业、减少聚集。
“疫情防控,摆在第一位,不能放松!”章诗陆说。
据介绍,主播农业是全省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在这片规划1000多亩的示范园中已发展花菜、茄子、基地、草莓、百香果等蔬果基地560多亩。其中,200多亩蔬菜基地已成规模,每两天采摘供应约10吨时令蔬菜,可持续供应1个月,成为疫情防控期间中心城区稳定的一个“菜篮子”。这些天,他们正抢抓农时新垦种60多亩蔬菜,位于莲下村的50亩蔬菜基地也同步建设,提升供应量。
“这湿润的天气,下种后浇水都省了。再过50天花菜可以收获,茄子40多天,小白菜35至40天,可采6个月……”瞅着新栽下的菜苗,章诗陆笑意连连。他告诉记者,公司还有自己专门的蔬菜种子研发和储备,肥料供应与两个有机肥厂家有战略合作,春耕生产准备充足、全力推进。
坐落石后乡当洋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同样生产忙碌,爬上棚架的枝条冒着新芽、绽着绿意。这片猕猴桃基地共流转山地1000亩,已种植500亩,其中300亩示范基地,200亩育苗基地。为发展猕猴桃这一特色产业,乡政府还出台相应补助措施,3年的管理费、桃苗费均由政府补助。目前,全乡已有6个村共发展猕猴桃700多亩,同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争取近年达到3000亩规模,助力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石后乡还发展台湾黄金百香果300多亩,乡政府给予出苗和肥料每亩800元补助。两果争香、特色彰显,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荒山,生机勃发。
人勤春来早,订单来“敲门”。这几天,在福鼎佳阳畲乡蕉宕村,沙头圣女果大棚负责人张文场忙并快乐着。2月27日上午,他和妻子正在地里采摘,响动的手机里传来了前岐镇林女士要20公斤圣女果的订单。这是近期他收到的第120笔网络订单。
“今天发货,明天上午送达,中午就能端上林女士的餐桌了。”张文场麻利地采摘、分拣、打包、寄送。因为村子毗邻浙江苍南,往年他家的圣女果批量销往浙江,还有游客上门采摘,果园里热热闹闹的。受疫情影响,眼下他把市场转向福鼎市区、前岐与佳阳集镇,并在手机上拓展销路。同时,抓紧农时,为2.3亩千玉甜瓜授粉,抢在抢在3月底采摘上市,通过“春提早、秋延后”提高效益,“抢”回损失。
陆上忙栽种,海上忙养殖,同样是一幅繁忙的春耕备耕图景:在佳阳安仁村竹甲鼻海域,养殖户们整理网箱、清理海草、投放苗网与沙袋,为下个月投放鱼苗做足准备;在霞浦溪南东安海域,养殖户们则忙着喂养海参,海上养殖复产正有序恢复……
你春耕生产,我田间服务。截至2月24日,全市派出技术人员577(人次)开展种植业技术服务指导,指导9个县(市、区)从种子、蔬菜、食用菌、畜禽养殖、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建立稳产保供机制。同时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开展互助合作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错峰采收,强化个人防护,避免人员聚集,织密春耕生产防疫网。
防疫不松懈,春耕不误时。据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作为我市春种主要粮食作物,截至目前,在田马铃薯面积16.61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略高;全市备有杂交水稻种子15.08万公斤,早稻播种时间在3月底至4月初,计划播种面积1.5万亩。“菜篮子”方面,全市冬春蔬菜种植面积45万亩,预计产量48万吨。目前,在田蔬菜面积12.39万亩,预计产量14.16万吨,全市还备有蔬菜种子24150公斤,各地正抓紧组织生产,确保市场有效供给。
与此同时,我市还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通过推动农机购置补贴办理窗口前移到乡镇或行政服务中心、推广手机APP等方式,方便购机户办理补贴手续,减少审核环节,落实惠农政策。截止2月26日,全市共办理补贴手续1353份,使用补贴资金223万元,补贴机具1658台,受益农户1267,带动农民投入615万元,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