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图为市图书馆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徐烽 叶著 摄
宁德网消息(记者 郑成辉)
核心提示: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委结合宁德市实际,作出建设“六新大宁德”的决定,全市上下团结协作、趁势而上,使宁德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市政配套不断完善,宜居环境建设扎实开展,交通运输更加通畅,文化建设成效明显,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医疗服务持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节能减排深入推进。当前,闽东正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过去的五年,是宁德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五年。
全市规模以上和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数分别是2010年的1.3倍和2.2倍,培育形成6个百亿产业,特别是冶金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千亿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481.39亿元,是“十一五”的3.5倍,一大批能源、交通、市政、农业、通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中心城区拓展到34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7.7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化面积16.5平方米,2014年,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民生项目累计投入628.26亿元,是“十一五”的3.4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0年增加9175元、5890元……
2012年末,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把宁德建成福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增长极,跻身全省发展的第二方阵,宁德市委作出建设“六新大宁德”的决定。全市上下紧盯产业、城镇、交通、文化、民生、环境六方面的奋斗目标,弘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城镇振翅腾飞
一个个巨大“风车”迎风转动,路旁一排排树木郁郁葱葱,护坡和空地上也种满了绿草……日前,记者来到霞浦闾峡风电场项目区,看到一幅由蓝天、白云、青山、风车构成的美好画卷。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近3.8亿元,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开工,共将建设20台单机容量2000千瓦风机、总装机容量40兆瓦,已于今年7月份竣工。今后,该项目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将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个独特景观。
近年来,围绕着力构建具备高质高效新产业的“大宁德”这一目标,宁德市持续推进央企、外企、民企“三维”项目集聚,先后引进了鼎信系列、联德不锈钢、新能源科技、亿利资源、天冠燃料、中铝铜冶炼等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了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其中冶金新材料产业产值已突破800亿元。今年1至8月,全市八个主要行业(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05.18亿元,占全市89.3%,同比增长9.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达98.1%。
工业从量向质转变,农业也要转型升级。宁德市立足特色农业产业基础,大念“山海田经”,推动茶叶、水产、食用菌、果蔬、林竹、畜禽、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此外,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服务,助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4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4%。
产业聚集加快城镇化建设。“十二五”期间,宁德市坚持规划先行、产城融合、为民便民,先行先试,有序推进29个省、市级试点镇建设,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伴随着县域特色经济加快培育,“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省级生态县8个,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4.3%,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6个和3.5个百分点。
交通日益畅达 环境持续向好
“福寿高速通车前,宁德回寿宁要两个多小时,现在坐车一个多小时就到家了。”福寿高速虽已通车一年,日前在宁德工作多年的刘女士谈起此事依旧兴奋。过去五年,宁德市交通出行条件显著改善: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41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新增铁路通车里程19.6公里、普通公路通车里程1075公里、港口吞吐能力732万吨……
“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98.7亿元(不含铁路),是“十一五”期的近4倍。各县(市)都有一条二级以上的公路连接宁德市中心城区,全市近90%的乡(镇)实现“镇镇有干线”目标,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率、符合通客车率达100%。
便捷的交通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优质优美的环境则是推动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宁德市坚持构建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的投资环境、温馨的人文环境和美丽的生态环境。全力推动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全市实施宜居环境项目近千个,城乡生态环境面貌改观明显。全市已实现了各县均有一座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的目标;福鼎、柘荣、福安、霞浦获得省级园林城市(县城)称号,山区山水生态特色和沿海县市的滨海、环湖生态特色区逐步形成。同时,注重从源头抓起,在引进项目时,倡导“宁可少一点,也要环保一点”的理念,让宁德天更蓝、水更净、地更绿,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6%。
为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宁德市还紧紧围绕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并联审批、容缺预审、绿色通道办理等审批运行机制,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审批服务方式。简单事项办理实行“一审一核”,复杂事项办理不超过5个环节,审批事项实际办结时限基本控制在法定时限的三分之一以内。2015年,宁德市还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新增市场主体3.42万户,增长37%。
民生显著改善 文化蓬勃发展
经济跨越发展,成果惠及民生。近年来,宁德市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狠抓落实,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五年来,通过持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宁德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实力大幅提升,452个贫困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全市贫困低收入人口从2010年的20.3万减少到11.5万;完成造福工程搬迁27695户11.25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4.17万套;全市162所初中学校,279所完小及以上小学,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城市低保标准从2010年年人均2880元提高到450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2010年的年人均1200元提高到2300元;14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海云工程”覆盖大部分农村人口……件件惠民实事落地生根,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10亿多元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已基本形成市、县(区)、乡(镇)、行政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各级公共图书馆(室)藏书总量逐年递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广泛开展讲座、展览、培训等延伸服务;在全省率先实施“魅力闽东”文化惠民工程,并入选文化部2013年“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示范项目。
与此同时,全市文化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宁德工艺博览城项目(闽东民俗文化工艺博览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福建省文化产业十大重点项目,推出了13条以畲族文化、民间信俗文化、木拱桥文化、农耕文化、历史名村(镇)为内涵,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文化品牌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