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 通讯员 陈慕松) 7月4日,记者从宁德市农业局获悉,上半年宁德市精准扶贫工作实现新突破,截至6月底,全市都已经开展针对贫困户的小额贷款担保业务,年贷款担保额达3864万元,在保贷款余额达3.77亿元。
据介绍,宁德市精准扶贫工作在业务领域拓展方面,已经全面完成扶贫小额信贷扶贫担保机构建立工作,信贷扶贫工作扎实开展。造福工程方面向纵深推进,9个县(市、区)依托县级国有资产投融资平台,成立易地搬迁投融资平台,承接国家、省里相关政策。一些县(市、区)在开展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方面有所突破。霞浦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对贫困户重大疾病进行医疗救助(自付部分达5万元以上,给予30%的补助)。福鼎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就学儿童进行全面摸排,确定了1442名救助对象并落实相应补助政策。
在核心业务进展方面,按照“省级扶贫重点县配套1200万元、非省级扶贫重点县配套800万元”的要求足额配套“风险担保金”,全市“资金池”总规模达到1.1018亿元,其中,古田县、霞浦县达到1500多万元,寿宁县达到2000万元。各县(市、区)按照省里下达的造福工程搬迁任务,总体上完成了搬迁对象和集中安置点的落实,包括100户以上、50户以上和2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
同时,各县(市、区)也都创新工作举措,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蕉城区通过入户调查,对400多户脱贫难度较大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进行提前“兜底”保障;屏南县进一步创新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对那些经营能力较差的贫困户,将其小额贷款集中起来,“入股”经济实体获得分红收入;周宁县制定了精准扶贫脱贫“五个一”工作机制和两个“路线图”,在乡镇精准扶贫服务中心挂牌上墙;福鼎市选派了55位乡村学校教育充实乡镇扶贫工作力量,与驻村蹲点干部、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组成精准识别工作队;霞浦县制定了《精准扶贫登记手册》,发放给包村包户工作队,做到参与扶贫的党员干部“人手一册”;寿宁县在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古田县在实施造福工程中,对规模集中安置点采取“统建精补”模式(即由群众出资、政府牵头,进行安置点规划和建设,在验收入住后,对其中的搬迁对象进行补助)。

刚刚,全国第七个扶贫日主题宣传活动暨第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我市举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贯岭站)之第八届美
登高望远 相伴相行
焦点访谈:为了大地春常在 杀出一条血路
海口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文明创建
山前:整治环境 树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润泽百姓生活
开展“断卡”行动 打击新型网络诈骗
我市组织收看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
9000万元!“全闽乐购·畅享宁德”全闽乐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学2842名高三学生复学
毒品盯上电子烟!拱北海关查获走私大麻电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恶势力集团犯罪
专家学者对福鼎饼花的评价
秋空明月悬 童趣满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