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清(左一)在茶园与农户交流“种茶经”。
首章村村貌
首章村茶园
陈桂清(左一)也是种植好手。
宁德网消息(记者 龚键荣)周宁县马坑乡首章村曾经是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基础设施全无,群众生活困难,但在近10余年来,首章村的村容村貌年年都有喜人的变化。从村口的硬化道路、景观池塘,再到村里的砖混民居、五保户福利楼,首章村缘何有此蜕变?村里的群众都说,这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陈桂清22年来的引领与奉献。
为受灾户建房
新官上任不惧挑战
现年53岁的陈桂清在还没嫁到首章村前,曾是临近村的耕山队队长,从那时起她就没少干农活,因此对农村、农民的事,她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
在首章村,陈桂清先后担任村妇代会主任、村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陈桂清的工作履历,但要细说她这几十年的村官生涯恐怕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了。
1993年,陈桂清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她从未想过这个工作一干就是22年了。当年,群众对这个做事爽快的女书记有许多期盼,这让陈桂清感到不小的压力。
但这份压力很快就化为工作动力,1995年,桃坪自然村发现山体滑坡隐患,全村28户必须搬迁至主村,然而建设造福工程,要征用4亩多的田地。陈桂清听到了首章村部分村民的抱怨:“村里本来就没有多少耕地了,现在居然还要让出这么多地给外村人建房子?”
为此,陈桂清和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终于使群众让出了田地。陈桂清还以个人名义贷款12000元给4户搬迁困难户,帮助他们尽早开工建房。在搬迁房建设过程中,陈桂清同村里的22位党员带头挽起袖子、提起锄头到工地义务帮忙。1993年底,桃坪群众顺利地搬进了新居。
上任伊始就遇到了这样的挑战,陈桂清这才体会到村党支部书记不好当。1996年,陈桂清开始推进本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工程——建设村小。首章村原来没有学校,孩子们只能到祠堂去上课,这种教学条件不仅吸引不到乡里的教师,就算来了也待不长久。面对学生家长不断的呼吁,陈桂清下决心改变这个现状。
在连续召开村两委会议及村民大会后,大家达成共识,这个小学必须得建,可资金从哪里来?由于学校建设工程未被列入县级项目盘子中,这意味着所有的建设费必须自筹。好在村民踊跃捐了1万多元的启动资金,尽管钱少,但是工程还是在1996年春天动工了。此后,陈桂清积极向县里各单位募集资金,但资金缺口仍很大,工程只好分步实施。
1999年,学校终于完工,上百名小学生实现就近上学。直到2006年,学校被并入玛坑乡小学,这才完成了它的使命。为了有效利用校址,陈桂清将它改造成便民旅游服务点,为观光客提供住宿、饮食,每年仅这一项就能增加两三万元的村财收入。
2014年,首章村被县里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试点,陈桂清带领村两委硬化村主干道630米,在全村范围内铺设排污管道,改造外墙立面2万平方米,拆除旧危厕所7座,整洁危旧房外观2166平方米,并修建了首章文化宫广场及文化墙。一些在外经商、工作的首章村人回到老家看到洁净的村容村貌时简直难以置信。
念好“茶叶经”
产业扶贫共同致富
陈桂清是一个实干派,“等靠要”不是她的做事风格,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方面更是如此。
1993年,那时还是村妇代会主任的陈桂清,领着全村70多名妇女上山植树造林,当年便种下300亩。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首章村植树成风,目前该村林地面积达3600多亩,其中村集体的股份林达到1600亩,这片林地可以说为村集体赚得了实实在在的“第一桶金”。
2006年,首章村被列为周宁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为美化家园,陈桂清多方争取资金,在县老促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筹得45万元,平整并硬化了村广场,还顺便挖了3个大鱼塘。2008年,试养的3个鱼塘的收入达到1万多元。
茶叶是首章村的支柱产业,村里的600多亩“福云六号”一度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提高茶产品的附加值,1994年,陈桂清发动群众在村里办起了茶叶精制厂,年产干茶达到6000担(300吨),创利40多万元,这在当时可以算是一笔巨额收入。
不过,茶叶市场在随后几年风起云涌,“福云六号”因为品种老化逐渐被市场抛弃,种茶村民的收入逐年下降。为此,村民开始思变,部分群众在2004年试种了60亩铁观音茶叶,但由于缺少管理,且收成不佳,这块地逐渐荒芜。如何重振首章村茶叶的雄风,陈桂清决定借助该村在外能人的力量,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
2008年底,陈桂清同该村在外茶商一道,带着两位茶叶大户先后3次到安溪取经,然后回到村里办培训班,请来茶业局技术人员授课、做发展规划。2009年3月,周宁县首章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其中群众入股58户直接受益310人。合作社对茶园实行采摘、施肥与用药“三统一”,设定最低保护价,聘请安溪师傅负责生产,销路则由在外茶商负责。由于茶农的基地面积越来越大,需要的工人也越来越多,于是村中的妇女实现了就近就业,她们采茶、拣茶梗、包装,每日能拿到50元的薪水。
2013年,村里投入100万元,办起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年茶叶加工量达3000多担,茶农户均年增收达5000元,并培训出一批茶叶精深加工能手。
2014年,村里又投资200多万元,扩大金牡丹种植基地300亩,新建茶叶加工厂一个,并注册茶叶商标“丹山梦缘”。同年,在周宁县首届“官司云雾茶”杯斗茶技能大赛中,首章茶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丹山绿芽”力挫群雄,获得“绿茶王”称号。这一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7000元,比玛坑乡2014年人均纯收入8725元高出一倍多。
今年,陈桂清再接再厉,打算带领合作社整出土地600多平方米,进一步扩大厂房规模,引进茶叶加工设备4台,进行绿茶红茶精加工,并聘请山东技术人员合作加工金牡丹精品茶。
大妈广场舞翩跹
想民所想急民所急
钱袋子鼓了,村民的精神需求也就高了。为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让他们在干完农活后能放松身心,陈桂清与村级班子商量决定后,在三年前为村民配置了广场舞设备。此举得到了村民的大加赞赏,尤其是村里的大妈们。每当夜幕降临时,在首章村委楼前的大坪上,总能见到许多村民和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有时,陈桂清也在其中快乐舞蹈。
22年来,陈桂清的心始终与群众连在一起:每年的植树节,村干部就会带领村民上山植树;每年的“三八”节,陈桂清都会组织在村妇女群众聚集在小学食堂里享用丰盛的晚餐;2010年7月,联合村妇女协会,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为村里的贫困人员、老党员以及老干部送去了温暖;2012年,首章村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为村民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村里的党员还与村里的困难家庭、独居老人、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积极利用农闲、传统节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切实地解决他们生活中实际的困难。2012年,首章村被评为第十二届省级文明乡村,成为和谐新农村的典范。
除了组织在村人士积极参与到各项公益事业中,陈桂清也发动首章村外出务工创业人员为家乡建设出力。据统计,负责人为首章村籍的企业有近60家,其中年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就有4家,他们中的一部分企业家表达了捐助家乡建设的心愿。
2006年春节,利用乡贤回家过年的机会,陈桂清与村两委一道,与他们交流并达成共识。大年初三,首章村教育基金成立,基金总额达16万元,村里每年提取基金的利息用于奖教支学。
教育基金为村里许多贫困的孩子点燃了读书的希望,特别是郑赵进、郑芳芳这对孤儿。他们在7岁时就失去了父母,陈桂清看他们可怜,就在村委班子会上提出,由村里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其中小学、初中、高中的学费全部由教育基金安排。2008年,郑赵进考进了武夷学院,为帮他凑齐学费,陈桂清一次次地跑到县里找单位募捐,甚至还介绍他到县里的单位勤工俭学,最终郑赵进终于带上行李前往南平入学。
近几年来,陈桂清在工作岗位上的亮眼成绩让她收获了许多荣誉:2011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2011年被授予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年被全市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她所服务的首章村在2009年被省妇联授予“省级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村支委会在2014年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真诚对待每一位村民,想问题、做事情都从维护村民的利益出发,从关心体贴人的立足点出发”,陈桂清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工作理念,才能获得村民宝贵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