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屏南立足传统村落资源和高山生态环境优势,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方向,不断探索形成了“党组织+能人+村民+古村落+互联网”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符合屏南实际的振兴之路。相关经验做法被评选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十佳典型案例。 创新理念 古村旧厝从“劣势”变“优势” 李民雄图 活化利用。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形态是凋敝古村落实现振兴的一大包袱”观念,将一些看似派不上用场、却极具乡韵乡愁的破旧老宅、古街古巷和废弃农具等,借助文化赋能达成活化利用。 差异发展。改变“大修大建”“堆盆景”等“输血式”的帮扶做法,以入选2023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为契机,引领传统村落走出一条“产业发展有特色项目、村民致富有内生动力”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企业运营。转向注重创新“文化搭台、市场唱戏”模式,引进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南京先锋书店、宁德千乘文创等企业,投入2800万元培育文化产业项目9个。 优化环境 偏远农村从“流人”变“留人” 李民雄图 优化机制,引进“高人”。对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及团队实行县领导专人挂钩联系,“一人一事一议”赋予乡村建设治理中一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等“特殊待遇”,成功引进林正碌团队、程美信团队、复旦大学张勇教授团队等一批专家团队20多人,“三农”专家温铁军为院长的“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落户四坪村。 优化条件,引回“亲人”。出台返乡创业奖补政策,对本地农民、返乡驻创并产生带动效应的个人或企业,给予5千至3万元开办补助和一定的租金补贴或税费减免,给予古屋贷、文创贷等,仅龙潭村就回流村民300多人。 优化平台,引来“新人”。在全省率先为外来人口发放《居住证》,并视情发放“荣誉村民”称号,选举“新村民”为“新村官”等,吸引了大批有思想、有活力、有创造力的“新村民”到村里定居。 创新模式 闲置资源从“沉睡”变“苏醒” 李民雄图 创新老屋流转模式。全面推行“老屋认租15年”模式,由村委会建立中介平台,从祖居户中流转旧民居,再按一定标准租赁给“新村民”使用15年,有效避免流转中出现哄抬租金、权益纠纷等无序现象。 创新古村修缮模式。建立“‘新村民’出资、驻创艺术家团队设计、村委会代为建设”的运作模式,全县累计完成老屋修缮改造400多栋,其中发展民宿、农家乐、艺术空间等290多家。 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对老屋修缮等投资额在400万元以下的村庄小型项目,采用村委会自行购料、聘请工匠、组织施工的“工料法”建设模式,较现行的招投标流程,平均可节约3—4个月前期时间和超过20%资金,并组建了地方特色古建筑修缮队伍,培训认定农村工匠246人。 培育业态 乡村产业从“薄弱”变“兴旺” 培育“文化+”旅游。深入挖掘四平戏、平讲戏、红粬黄酒酿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节会活动为龙头和引爆点,开展了一系列“四季屏南·乡村有约”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培育“文化+”朋友圈经济。充分利用新村民人际网络,嫁接和吸引社会资本到乡村投资。仅四坪村、漈下村、龙潭村、厦地村就有90多幢老宅被外来驻创人士租用,艺术创作室、咖啡屋、酒吧、餐馆、民宿、研学等新兴经营主体已达100多家。 培育“文化+”招商引资。引进南京先锋书店在厦地建设水田书店、宁德千乘桥文创公司在前汾溪建设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等,带动乡村文化、农旅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文化+”新基地。推动艺术创作、创意产品、研学旅行、文创旅游、社会美育等“文化+”新产业新业态高质量、多元化发展,打造了前汾溪、龙潭、厦地等一批不同形态和特质的文化产业基地,呈现“人来、村活、业兴、文盛”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