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古田在全市率先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建立“一中心两站三校四品牌”模式,将社会心理服务融入县域治理,有效解决社会心理服务“怎么做”“谁来做”“做什么”等问题,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心”力量。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 完善体制机制,实现内生式治理 古田县开展社会心理服务进村居 突出体系建设。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机制”的“四有”标准,制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并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多元保障、服务有效”的“1234古田模式”(“一中心”即县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承担专项组日常工作;“两站”即心理援助站与心理健康辅导站,作为专业资源与技能技术的支撑机构;“三校”分别是县干部舒心讲堂、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学校、绿洲家长学校,构筑覆盖全县的人才培养体系;“四品牌”即着力打造“湖的魅力、侨的内涵、心的故事、人的文章”四个特色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品牌)。 延伸服务触角。探索设立乡镇“解忧杂货铺”,村居“心灵驿站”,解决社会心理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如,古田县凤埔乡“解忧杂货铺”试点,依托“晨巡晚议”乡村治理服务中心,由乡党政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人大代表、专职调解员等担任“掌柜”,有效促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 扩大治理主体范围。加快推进现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协会等第三方参与常态化社会心理服务进社区、进家庭等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县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打造“翠屏7点”、康乃馨、九月芳华等系列专题班,分批分类分年龄段开展研学模式,提高群众心理健康知晓率和满意率。 配强队伍,实现发展式治理 古田县开展家庭教育活动 组建“外援+内助”模式。一方面,利用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古田实践基地、福建省心理学会古田共建基地、福建省心理援助协会古田实训基地等共建点资源,依托省、市协会及专家顾问团队,聘请10多名心理专家组成顾问团队,开展公益讲座、咨询服务、心理测评、心理干预疏导等心理服务。另一方面,在开办县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学校专职化培养人才基础上,组建6支由专业人员和长期从事心理服务工作人员组成的心理服务团队,常态化对全县弱势群体、高危特殊群体、心理危机人群和心理疾患人群进行心理疏导。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七进”活动1714期,讲解10.3万余人次。 打造“公益”服务。创新制定“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将志愿者每一次公益活动、每一次场培训讲课、每一趟服务下乡的服务时长、服务项目、服务成效换算成对应的积分,通过积分考察志愿者贡献度,筛选出真正热衷于社会心理服务的志愿者。目前,累计在册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983名,受过专项技能培训的志愿者有420名,突发事件危机心理急救员69名。 打造教育“奇兵”。创建县乡村三级家庭教育服务点共计108个,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举办沙龙活动、亲子游戏、个案交流等活动,促进家长将所学心理知识转化为家庭生活技巧,也让未成年人提升自我心理减压能力。2012年以来,古田县拥有持证家庭教育指导师163人、讲师606人,累计组织家庭教育、心理防疫、团体辅导等各类活动近4000场,线上线下受益超100万人次;成功辅导个案400余例,转介50余例,成功劝阻自杀4起(含自残)。 良治善治,实现精细化治理 古田县凤埔乡解忧杂货铺 从资源优势上下功夫。围绕古田县食用菌、果蔬、红曲“3+N”特色产业,举办“菌果蔬粮丰收节”“云上桃花汉服节”等活动和村级心灵驿站,把游览路线精心布置成心理健康科普之路。把库区移民文化融入到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通过“移民记忆馆”“移民房”参观体验活动,建立移民“心理健康档案”等方式,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总书记对古田人民的关心与支持,深入了解学习古田移民“平地起新城”、支援国家建设的奉献精神。 从特色文化上下功夫。依托陈靖姑信俗文化,借助临水宫作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优势,在全球信众过亿的陈靖姑祖庙临水宫设立“侨心驿站”,通过心理健康服务热线、“心安古田”免费心理健康咨询,免费开放古田县社会心理大数据AI云平台等方式,为侨胞提供“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累计1万多人次。 从民众需求上下功夫。一方面把群众心理健康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发挥“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乡(解忧杂货铺)村(心灵驿站)”三级联动作用,仅2024年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386件,成功率96.86%。另一方面把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探索拓展农业/旅游/工会+心理服务,结合“粮菌花果蔬品鉴节”“端午龙舟节”等活动,吸引更多单位、企业、乡贤到示范村开展支部、工会等团建拓展活动,有效助力农民创收,助力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截至日前,提供线上+线下各类心理服务超1万人次,创新开展“工会+心理疗养”活动12期292人,深受广大干部职工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