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法国研究机构发表的“转基因玉米致癌”研究报告及其在国际范围引起的争议,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植物遗传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金水。
杨金水承担多项农作物基因技术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生物学学科遗传学分支主编。他曾先后在美国新泽西州干扰素科学公司、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杨金水告诉记者,他对法国研究人员的实验报告持“保留意见”,“这项实验在实验设计上有缺陷。喂食实验鼠在常态下也有发生组织癌变的趋势。此外,是否只喂食了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有没有添加其它的食物?还有,样品数量还不够多,在统计学上值得斟酌”。
杨金水并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报告也有值得怀疑之处。“抗除草剂基因在玉米中的表达产物是蛋白质。蛋白质进入体内要经过肠胃的消化,即使有漏网的其含量也极低。可以进行直接喂食抗除草剂蛋白实验,一方面检测有多少转基因蛋白质进入了血液,同时持续喂食转基因蛋白质验证是否有致癌的可能。法国小组没有做这些平行实验,因此就其结论而言,还缺乏严密的交互证据链”。
杨金水对记者强调,他认为,“抗除草剂基因蛋白表达产物致癌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
对于转基因技术目前在中国的运用及未来前景,杨金水说,转基因技术在改良农作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耐逆性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虽然现在中国公众对转基因技术还存在不少争论,但其中有很大的部分是对转基因的情况不太了解,存在一些误解。
“我国政府对农作物转基因的态度非常谨慎、严格、科学。目前我国除棉花种植中有转基因技术运用外,粮食作物尚无一例运用”。杨金水表示,他“对转基因技术在中国的前景是乐观的”。
“因为转基因和天然基因没有本质区别,转基因不是洪水猛兽”。杨金水如是表示。(记者 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