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白皮书还原了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事实真相,重申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立场。白皮书由五章组成,包括:
南海问题从何而来?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面,通过狭窄的海峡或水道,东连太平洋,西连印度洋。南海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东临菲律宾群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
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其中南沙群岛的岛礁最多,范围最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曾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海诸岛,恢复行使主权。1948年,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公布了标有南海断续线的地图。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承认南海诸岛是中国的领土。
新中国成立之后,采取立法、行政设置等措施进一步维护南海诸岛的主权。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许多国家出版的百科全书、年鉴和地图都将南沙群岛标属中国。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南海地区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后,南海地区有关争议逐渐抬头。
菲律宾率先以武力非法侵占南海
1970年8月和9月,菲律宾率先以武力的方式非法侵占马欢岛和费信岛;接下来的8年间,菲律宾又非法侵占了南钥岛和中业岛,西月岛和北子岛,以及双黄沙洲和司令礁。1978年,菲律宾总统马克斯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并连同周边大范围海域称为“卡拉延岛群”,列入所谓菲律宾“领土范围”。
到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和生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海国家可以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于是南海周边的国家纷纷据此提出、制定了各个国家的所谓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并把他们主张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范围划入到了中国传统海疆线。
在南海,中国的陆地领土海岸和菲律宾陆地领土海岸相向,相距不足400海里。中菲两国均通过各自国内立法提出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管辖权的主张。两国主张的海洋权益区域重叠,由此产生海洋划界争议。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倡议,首先是对菲律宾提出的。接下来的八、九十年代,中国和菲律宾又通过了一系列双边文件,确认通过双边谈判协商解决南海问题的有关共识。
但是菲律宾却一再以武力侵犯南海地区。上世纪90年代,菲律宾以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沙群岛中业岛为重点,持续加大在相关岛礁建设机场、兵营,并新建码头、修整机场,以方便起降重型运输机、战斗机以及容纳更大更多的舰船。
1999年5月,菲律宾57号坦克登陆舰入侵中国仁爱礁,以技术故障搁浅为由,非法“坐滩”仁爱礁。中国当即对菲律宾提出严正交涉,但菲方称57号坦克登陆舰“缺少零部件”,无法拖走。
2002年11月,为了稳定南海局势,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国在《宣言》中都郑重承诺“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他们的领土和管辖争议”。菲律宾正是《宣言》的签署国之一。
然而,作为《南海各方行动宣言》签署国之一的菲律宾,一再采取行动导致中菲南海争议进一步复杂化。更有甚者,菲律宾时任政府还在2012年恶意挑起黄岩岛事件,企图非法侵占中国黄岩岛。在2014年,菲律宾时任政府还公然声称当年“坐滩”仁爱礁就是为了“将该军舰作为永久设施部署在仁爱礁”,戳穿了当年因“技术故障”搁浅的谎言。
仲裁结果为何无效?
阿基诺三世政府变本加厉,在2013年1月违背诺言,单方面提起仲裁申请。它的15项诉求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质疑中国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第二是质疑中国对若干岛礁的权利主张;第三认为中国在南海行使权利损害了菲方利益。虽然没提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的概念,但在本质上都涉及领土和主权的法律范畴。
《白皮书》中强调: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仲裁结果,首先因为菲律宾违背了中菲之间达成的关于南海争议的一系列共识。
依据2002年中国和东盟十国之间共同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南海周边声索国解决争议的方案是谈判。菲律宾时任政府宣称他们已经穷尽了所有的谈判手段,最终才“无奈地”向仲裁庭递交了仲裁案,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菲律宾外交部工作了30多年,同时也是一名国际法律师的爱恩科米恩达表示,当年正是他负责这样面的工作,对来龙去脉很清楚,他说中方一直试图与菲方谈判,但菲方一直没有回应。
《白皮书》中强调: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仲裁结果,其次是因为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一个是领土主权问题,而领土主权问题是不受仲裁庭管辖的。
菲律宾口口声声宣称与主权和海洋划界无关。但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产生的领土问题,以及新海洋法制度诞生之后的海洋划界争议。
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法研究所教授高胜惕解释:“仔细看菲律宾提交仲裁的那些声明和诉求,会发现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菲律宾说在‘西菲律宾海’里面中国占领的有四个岛礁,只是低潮高地,低潮高地是不能占领的,中国应该撤离。这几个低潮高地在1935年、1947年还有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都持续主张,如果现在从四个低潮高地撤离,等于放弃领土。所以菲律宾口口声声说不解决领土争端,可是它的仲裁结果会是要中国放弃领土主权,等于说是自相矛盾。”
从仲裁结果来看,否认中国在南海地区断续线的历史权利,就是在否认中国在南海地区的领土主权。
对于这个问题,菲律宾外交部海事中心前秘书长爱恩科米恩达表示,仲裁案经过了菲律宾的精心“包装”,但它的本质仍然是主权之争。
曾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编的迈伦·诺德奎斯特也认为,这样的仲裁结果是对《公约》的严重扭曲。
《白皮书》中强调: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仲裁结果,第三是因为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另一个核心是海洋划界问题,而中国早已对此作出过排除性声明。
仲裁结果声称南沙群岛没有一个能产生延伸的海洋区域,这就意味着认定中国在南海主张的岛礁没有一个能产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否认了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海洋权益。
有关海洋权益来源问题和岛礁性质问题在南海特定的地理框架下,明显对中菲海洋划界产生影响,因此涉及划界问题。而早在2006年,中国就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对涉及划界条款的解释或适用问题做出了排除性声明,不接受仲裁。
缔约国当中有35个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性排除强制仲裁程序,这是公约赋予缔约国的一种权利。菲律宾刻意绕过了中国2006年做的排除性声明,这是对《公约》的滥用和误读。
由于仲裁庭对本案没有管辖权,其所作出的任何判决都是在越权的情况下做出,非法行为不能产生相应权利。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菲律宾单方面向国际法庭提出仲裁是一个政治操作。《国际海洋法》规定如果有关争端涉及海域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等缔约国有权声明不接受强制仲裁。因此,中国不参与仲裁也是对国际法的保护。
面对争端如何解决?
中方表示这样的仲裁对中国没有拘束力,也不会影响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海洋权益。
大量事实表明,中国始终是维护南海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积极倡导域外国家尊重地区国家的努力,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坚信,要解决任何国家间争议,无论选择哪种机制和方式都不能违背主权国家的意志。
就在所谓的南海仲裁出台后不久,中国外长王毅立即发表谈话,表明中国立场。王毅外长同时强调:中方注意到菲律宾新政府,最近也做出的一系列表态,包括愿同中国就南海问题恢复协商对话。中方乐见双方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菲关系尽快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南海既是沟通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桥梁,也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平、友好、合作和发展的纽带。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实现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责任,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愿继续为此作出不懈努力。(via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