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中秋,以“祈盼丰收幸福”之福寓,演绎着世代相传的中华民俗礼仪;中秋,以“月”为寄托,解读着团圆、圆融的节日文化内涵;中秋,以“家国”之厚重,隽永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同根同源,同宗同脉”的时代震撼。
月是故乡明,承载着“千里万里,家在心里”的文化认同。传统节日的最大能量,在于它是承载并记忆着民族传承的符号。早在2007年,冯骥才先生曾说过“如果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不知道、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的是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传统记忆里“月满人团圆”,每逢中秋佳节,家庭中的几代人团聚一起,尽享天伦,形成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传承模式,因地而异的习俗文化更形成名片被世代继承,不仅区分着地域文化差异,更维系着特定群体间的归属与认同。中秋经典吃食月饼,无论是南方的蛋黄馅还是北方的五仁馅,总能唤起人们从孩提时就挥之不去的味蕾记忆,而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被丰富的月饼馅更是见证了一代代人的生活轨迹。互联网时代,已经打破了地域界限,万物相联时代,人们不会过多的区分或甜或咸的地域归属,更不会主动关注广式还是苏式的口感回忆,富足时代,人们更愿意通过特定时间点经过味蕾寻找家的味道、根的痕迹。
中秋,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浓郁着“家国情”。中秋团圆,圆了“千里奔波,为把家还”的游子思乡梦,更圆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梦”。“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中秋是一家人的中秋,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中秋:赏月、燃灯、吃月饼……,习俗的传承中,属于中华民族的“合和”精髓化为“婵娟”致敬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中华儿女用“和”管家、用“合”来治天下,“家和万事兴”的家国理念深深烙刻进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如同中秋团圆,不仅存续于一家和美的快乐,更深冀于“国富民强”的政治文化逻辑之中。中秋团圆夜,皓月当空时,“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中国正在用中华文化的自信,担当起世界的责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正在烙着时代的“团圆饼”。
厚植的文化担当,让中秋情结萃取着时代精华。每一个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禀赋,并伴随时代内涵不断厚重。还原其历史价值,并让传统节日赋予时代灵动,才是对传统节日真正的传承与弘扬。每一个中华传统节日,就是一场中华文化的盛大舞台,伴随“中国风”的庆典,“中国味”世界飘香。中秋,更以其万家团圆的美誉,让世界各民族深刻感受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世界情谊。唐人街里的月饼专柜、海外开展的各类中秋节庆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世界传播,让“海上生明月”不仅存续于诗人的情感升腾,更浓郁着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族裔之间的友谊与了解,让中国的和平形象映照着时代主题。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寻根意识”最强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血脉相连的根基,厚植于整个民族的主流价值文化之中,传递于时代背景的正能量之中,更赓续于挥之不去的民族文化认同与自信之中。恰如中秋夜空明月,担当着照亮海上明月,天涯此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