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蔡雪玲 文/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养老,是亿万群众关心、亿万家庭关切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对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作出明确要求。
我市辖1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全市户籍人口总数60.3万人,老年人口总数86131人,其中80周岁到89周岁12567人,90周岁及以上1372人,百岁老人15人,老年人口占总籍人口数的14.28%,特困人员3476人,低保户13587人。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将养老服务业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持续加强养老机构建设的资金投入,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两头并进,全面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已建乡镇敬老院15个、五保幸福园64个、农村幸福院4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30个,在建敬老院12个。
天湖社区敬老孝老生日会
五保老人暖意浓
“在这里,日子过得很舒心。真的要感谢政府!”在前岐镇敬老院里,89岁的李敏冻谈起现在的安逸生活,很开心。
李敏冻是前岐镇熊岭村人,自小家贫,未娶妻,一直过着住破屋、食不果腹的鳏居孤独日子。四年前,前岐镇干部们下村走访,发现他与牛同住一棚,生活很艰难。恰逢前岐镇敬老院改建落成不久,干部们便决定将李敏冻接入院中安置。住所宽敞明亮、设施一应俱全,一日三餐有食堂。能过上这样舒心的日子,老人有道不尽的感激。他把这份感激化为行动,一有空闲就帮忙在院子里打扫卫生,一到饭点就到食堂帮忙分碗筷。
与李敏冻同龄的武洋村石岩山五保户林心正老人,到敬老院已经五年了,身体硬朗,他经常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送饭,清理秽物。自己生活有了着落还能帮助别人,他感到知足和快乐。
前岐镇敬老院地处依山傍水的桥亭村,是一所公办敬老院,共安置前岐镇91位重度残疾人、五保对象、军烈属、复退军人。每位五保户每月享有政府补助金616元,敬老院只收了360元伙食费,每位老人每月还留有256元零花钱。
下午16时30分,敬老院准时开晚饭,两间餐厅挤挤挨挨坐满了老人,很是热闹。饭后,老人们有的排坐在屋前聊天、有的在院子里结伴散步、有的在健身器械上活动筋骨,悠然自得。
前岐镇敬老院院长林贤管说:“公办敬老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手、经费不足。9个员工要照顾90多位老人,而且老人大多80多岁,特别感动的是孤寡老人住院无人照看时,一些身体较好的老人能主动陪护,减轻了不少压力。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每月28日,都有五六个志愿者上门免费帮老人理发。像福鼎二中等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送米、送油、送棉袄、送空调,特别暖心。”
目前,前岐镇敬老院扩建项目主体工程正在进行,规划用地面积5.6亩,到时可增加100个床位。总投资2.09亿元的社会福利中心,已完成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建设,正进行内部装修。总投资9000万元,新扩建的12个乡镇敬老院,将新增床位数1258张。
读书下棋快乐无比
居家养老乐无穷
早上8点多钟,天湖社区医疗保健室就坐满了老人,老人们一边做理疗,一边看着电视。梁爱秀是一位64岁的家庭妇女,她说:“每天吃完早饭就到这里,活动到近10点去买菜,煮午饭。原来腿脚有关节炎,走路沉重,经过一两个月的理疗,好转了很多。”
汪敬义老人今年82岁了,每天8点准时到天湖社区养老中心拉二胡、练书法,书画室里有很多书法作品都出自他手。还有老人拜他为师学二胡。养老中心逢年过节举办联欢游园活动,他觉得这样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在全市,像天湖社区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已有30家。老人们常在这里与街坊邻居聊天、娱乐,因此,也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去年5月,我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宁德市范围内率先引进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在桐城街道天湖社区建立信息化平台,连接社区资源、社会服务供应商、慈善组织和社工机构,努力打造“15分钟养老圈”。以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以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特定人群为基数购买服务,现已建档服务2850人,覆盖17个社区。同时为350名年满70周岁生活不能自理且居住在市区、无子女照顾的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以及百岁老人等特殊老年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
家住山前社区观洋小区的92岁老人陈连弟,儿子在外打工,经常一个人洗衣做饭,助老员董石兰隔三差五就上门帮她洗衣洗碗,为她免费理发,老人每次看到她就好像见到亲人一样高兴。董石兰说:“孤寡老人很多腿脚不便,回访时我随身都带着理发工具,看到他们头发长了就帮他们理个发。老人大多孤独,陪他们聊聊天,他们就很开心。
除了养老机构,近几年,全市先后建成一批老年人活动场所、老年大学,开展丰富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让老年人在温情的社会服务中,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据了解,全市17个乡镇、市直及15个行业系统、城区17个社区已全部建立老体协组织,全市现有老体协委员3.8万多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51%。建有老年活动中心30多个,各类项目活动室1200多个,门球场6个,地掷球场14个,气排球场12个,柔力球场18个,舞蹈场50多个。
未来几年,我市将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应对老龄化社会,同时,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老年大学,丰富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让老人们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公建民营受青睐
4月26日,太阳暖暖地照着绿地如茵、宽敞明亮的龙安敬老院。98岁的卢文良老人在院子里惬意地晒太阳。院子里新种了几株榕树,郁郁葱葱,为养老院增添了不少生趣。大厅内,电视大屏正播着戏曲,10多位老人看得津津有味。卢文良说:“这里环境好,住的、吃的、玩的都挺满意,与老家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相比,这里的舒适程度要好上几倍。”截至目前,像卢文良这样独居的39位老人相继入住龙安敬老院,每月只要花费1300多元,住得舒适,生活得愉快。
龙安敬老院是宁德市首家公建民营敬老院,坐落于龙安开发区杨岐里,房屋建筑面积约1296.32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366平方米,拥有50张养老护理床位。地方政府与承租方约定,该院30%的床位保留用于政府供养对象的养老服务,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五保户集中供养需求。
在公建办民营改革中,设施包出去,服务买进来,养老机构在优先接收高龄失能老人、“三无”和五保老人的同时,也接收社会老人,既起到托底保障作用,又提高专业性、扩大服务覆盖面,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五保户雷必苏今年80岁,原来住在龙安开发区玉岐村,患有冠心病、痛风等多种疾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平时就靠族里邻居送些吃的勉强度日。去年4月,龙安敬老院投入运营,雷必苏搬进了养老院,住着明亮整洁的房间,每天有工作人员勤换被褥,饭菜送到床沿。他说,现在的生活比原来好多了。
对于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来说,养和医密不可分,而“医养结合”则让养老院将养老院没法看病、医院没法养老的壁垒打破,逐渐受到了市民的关注。刚刚投入运营的山前街道敬老院是福鼎市第二所公建民营敬老院。总投资800多万元,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共设有80张床位。该敬老院充分利用山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与山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合作,让老人有病及时治疗,无病安心养老。
去年11月30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2017年起,公建民营乡镇敬老院享受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贴政策,省、市两级财政按实际入住床位数给予每张每年2000元补贴。从2018年起,对于乡镇敬老院服务失能老年人的护理型床位,每张床位运营补贴增加400元。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初步建成以“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康养旅游、互联网+”为特色的福鼎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生态福鼎·康养福地”养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