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陈是)近期,桐山街道十字、溪西、桐北、福全等4个社区党总支新聘的30名兼职委员相继到各自社区党总支报到,他们来自各社区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合区域化党建工作实际和兼职委员各自工作岗位,各社区党总支按协作分工的原则,对兼职委员设定相应的工作职责,共同签订了契约化共驻共建协议,并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
记者从组织部门了解到,鉴于我市近年来在探索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效,今年,省委组织部确定我市为城市基层党建联系点,要求先行先试,总结经验,为全省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市委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提前谋划,今年先后5次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研究、探讨工作思路、策略,出台实施意见和配套制度,从市级、街道、社区三个层面,构建起三级联动、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的工作机制。每位党员处级领导分别挂钩联系1个社区党组织,分别领办联系点2-3个基层党建项目,定期蹲点调研、分析研判,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三个街道党工委进一步完善“大工委”制,共聘任22名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街道“大工委”兼职委员,对市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统筹协调管理,参与市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工作考评和负责人监督考核。社区全面推行“大党委”制,将13个社区党组织升格成立党委(党总支),聘任87名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负责人及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单位党员负责人、社区民警为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完善兼职委员年度设岗定责、公开承诺、定期通报、党员群众评议等制度。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力点和着落点。近年来,我市在深化网格化党建工作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优化组织架构建设中,我市着力总结提升、开拓创新,逐步形成、完善以社区党委(党总支)为主体,“网格型”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产业型”党支部为基础的“1+3”城市社区党组织体系,同时依托不同功能的社区群众组织,探索设置治安巡逻、就业援助、文体文艺等40多个功能型党支部(党小组)。全市以网格为单位单独或联合组建了49个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将生活、工作在社区网格内的在册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等6类党员全部“网”进党组织管理。采取单独组建、企业合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加快在社区内的商务楼宇、专业市场、特色商街、网络媒体等建立“产业型”党支部,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采取“支部建在楼上”“支部建在市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组织,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双覆盖”。
在山前街道石亭社区,记者找到了孤寡老人王奶奶。交谈中,老人不时往门外张望。“今天有客人来”,王奶奶口中的“客人”,是社区老年服务队成员。这是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他们每周逐一上门探望一次社区辖区内的41位孤寡老人,每月帮助打扫一次卫生、每半年提供一次健康咨询、每逢重大节假日和老人寿辰之时送一份祝福。除了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志愿者服务队,石亭社区立足社区实际情况,还有针对性地组建了青年创业、法律支援、民族文化服务等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归口到相应的党支部、党小组,把党建工作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并延伸到每个群体、每个家庭。
社区与辖区单位各领域党组织共驻共建是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历年开展市直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到城市社区兼职第一书记、副书记的基础上,今年,我市通过实行“双向承诺、双向挂职、双向管理、双向服务、双向评议、双向约束”共建推进机制,进一步打通驻区单位、垂管行业、新兴领域、城市社区的围墙和壁垒,打造了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同时,通过开展“在职党员义务服务周”“党员志愿者奉献日”等活动,推动全市102个机关事业单位的3646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目前,全市共搭建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平台51个,设置政策宣教、治安巡逻等15类服务岗位,组建党员义工队、志愿者队伍170多支。通过健全城市社区党组织统筹,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综治联防、纠纷联调、环境联创、文明联育、应急联动”治理机制,开展“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十二项评选活动,引导社会力量等融入社区,参与城市建设,共创幸福家园。这种多元融入、共创共享的机制,绘就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同心圆”,形成了富民社区“十送”暖人心、小路社区“党务听评会”、天湖社区“六个一”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