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5日,“闽东茶·海丝缘—全国网络媒体闽东茶乡行”大型采访活动深入福鼎采访,以福鼎白茶为媒,展示海丝风情,让更多的人认识福鼎白茶,了解福鼎白茶。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媒体记者共60余人参加了采访活动,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李步泉、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兴华、福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双霞,福鼎市太姥山管委会主任王少岩等领导全程或参加部分采访行程。 据了解,“闽东茶·海丝缘—全国网络媒体闽东茶乡行”大型采访活动由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主办、福建东南网承办,通过全媒体的方式全方位、多视角的报道闽东茶业、福鼎白茶。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李步泉表示,闽东是我国著名茶乡,茶产业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福鼎是中国白茶之乡、中国十大产茶县。他期望通过采访活动,借助媒体人的视野,把闽东的茶产业、茶企业、茶文化、茶品牌宣传推介出去。 据介绍,在福鼎的三天采访中,来自全国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一行66人深入福鼎市太姥山景区、绿雪芽茶博园、“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磻溪镇大沁茶业十三坪生态茶园和点头镇大坪六妙茶园采访,观摩了品品香白茶茶艺表演和第五届福鼎白茶开茶节,通过网站、APP、微博、微信等多平台、多形式全方位报道、宣传闽东茶叶、福鼎白茶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示闽东、福鼎茶企茶人风采,提升闽东茶叶、福鼎白茶品牌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福鼎白茶曾远销海外各国,是中外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中,福建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核心区,这推动了福鼎白茶的外贸出口,也使“福鼎白茶”的一缕茶香飘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一“茗”惊人,香飘海外。300多年前,福鼎白茶曾以毫香蜜韵的高贵品质赢得欧洲皇室的青睐,享誉海内外。时隔300年,福鼎白茶再现辉煌,尤其是以2007年福鼎市提出打造“福鼎白茶”特色公共品牌为新起点,历经沧桑的福鼎白茶在品牌复兴、重铸辉煌之路上,正越走越坚实,又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 翻开中华名茶尘封的历史,福鼎白茶馨香四溢—— 十七世纪初,茶叶的饮用开始在欧洲流行,欧美各国纷纷与我国进行茶叶贸易。就在这茶叶大兴的年代,历史的契机悄悄叩开了太姥山的门扉,福鼎白茶便“运售国外,价与金埒”。清嘉庆年间,白毫银针还一度成为英国女皇酷爱的珍品,茶香悠远、经久不衰。 相比于海外市场的热捧之势,在国内,福鼎白茶却长久以来鲜有人识,就连福鼎当地民众也知之甚少。两重境遇,国内茶叶专家骆少君研究员曾发出了“福鼎白茶是我国茶叶大家族中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名门望族”的感慨。 时光在2007年4月16日定格。当天,福鼎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涵盖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以及涉茶相关单位行政一把手,标志着福鼎茶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策略、有规划的全新发展阶段。 令人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当年起,国内茶叶市场红茶升温,大有“祖国山河一片红”之势。福鼎拥有位居“闽红”三大工夫茶之列的白琳工夫,同样有“红”的资本与潜力。是因势而谋、追风捧“红”,还是剑走偏锋、大胆留“白”?福鼎市委、市政府经慎密调研分析,立足福鼎白茶独特优势和产业基础,提出了打造“福鼎白茶”特色公共品牌的茶产业发展思路。 2008年1月5日,凝聚着福鼎市委、市政府集体智慧的“白茶复兴20条”政策——《关于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包含大力实施科技兴茶工程、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强化政府服务,规范行业自律、促进茶产业升级;优化结构,创建品牌,推动茶产业标准化发展;加强领导,落实扶持政策,为加快茶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等方面。 随着这一政策的出台,福鼎各乡镇(街道)随即根据全市茶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乡、村茶业发展工作责任制,把茶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把茶业的生产、产品质量安全列入乡、村干部年终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茶企和茶农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配合政府全力推进茶业经济的发展。拥有千年积淀的福鼎白茶,由此重装上阵,开启了品牌复兴之路。 乘载梦想,乘势而上。福鼎市加大扶持力度,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通过项目带动、培育龙头,品品香、鼎白、六秒等一批“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的现代茶企层出不穷;围绕福鼎白茶地域唯一性、工艺天然性、功效独特性的优势特点,提升品牌影响力,借助各种宣传平台和媒介,展开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推介活动,福鼎白茶香飘大江南北,成为当代引领中国茶叶消费的重要茶品牌之一。
(雷顺号 林海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