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蔡雪玲)走进福鼎市太姥山镇潋城村,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幅迷人的乡村画卷:一幢幢漂亮别致的农家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条平坦洁净的水泥路环绕着田野、穿越村庄,一大批蔬菜基地、食用菌生产厂房等现代化农业设施逐步建立,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对美丽新农村建设的赞美。
潋城村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太姥山妙帽峰下,风景秀丽,人文底蕴丰厚。境内拥有唐朝灵峰古刹、宋朝朱熹讲学遗址“石湖书院”、明朝抗倭古堡、潋城暴动遗址、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及红豆杉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村588户,常住人口2196人,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60元,村集体收入102万元。
规划先行建设新家
潋城村始终把村庄规划作为新村建设的重点来抓,相继完成村庄建设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朱熹草堂、明朝抗倭古城堡的堡内及堡外新村修建性详细规划,为新村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加强了古城堡的修复和历史古迹的修缮、保护和绿化,整理现有古城堡内外的民房布局,拆迁古城堡边内外10米范围内的民房,严禁古堡周围10米内外再建房、乱搭盖。
潋城村作为一座有着邮局理事的古堡,发展旅游观光大有可为,确定了走乡村旅游建设的露珠,主动接受太姥山岳景区、牛郎岗海滨度假区的辐射,与曼地亚红豆杉公司合作,建成了集旅游观光与种植为依托的“红豆杉公园”。将灵峰古刹、朱熹讲学遗址“石湖书院”、明朝抗倭古堡、红色暴动、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成为太姥山岳景区的一个靓丽景观。
改善人居环境生活美
整洁的院落,便利的交通。潋城村周丽霞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新型家电一应俱全。这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变成了现实。她高兴地说,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在古城堡外,笔者看到规划60多亩的新村,建起了“灵狮溪”连体别墅型住宅小区,同时配套建设停车场、休闲绿地、市场等,改造建设3所标准冲水公厕。投资320万元,用于榕树移植、新村绿化、路灯、修建步行桥和“灵狮溪”护河栏杆等建设。为了动员住户统一立面装修,村委会拿出150万多元用于房屋的统一立面装修补贴,不但美化了村容村貌,也改善了村民人居环境。新村建设过程中,环境整治也不容忽视。潋城村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统建统租农产品加工厂房,统一建设雨污管道,治理河道畅通雨污排水系统以及成立村级环卫清洁队、购置垃圾桶等,有效地治理脏、乱、差,逐步实现了“垃圾归袋、柴草归点、牲畜归栏、工厂归片”和“生活、工业、养殖和农业”四个板块分离。一个沟清渠净,干净整洁的村庄,使村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产村相融托起幸福梦
曾经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潋城村人,现在大部分都有着准确的工作休息时间,用村支书王雪平的话来说,“和城里人一样挣着工资,按时上下班啦”。
在绿鑫生态农业园,笔者看见,数十名村民在一片菜地里有说有笑地忙碌着。村民叶挺章说,往年儿子一起外出打工,自家的地一年就种一季。自从村委引进绿鑫等企业后,便通过村里将自家的7亩土地流转给绿鑫。现在,他一家土地流转金就有3500多元,加上打工每人每月2500元的收入,一家一年收入就达12万元以上。
王雪平说:“村民们把地流转给公司,不但有了稳定的收入,还可在公司的地里干活挣钱,既解决了过去小打小闹,各自阵,难成规模的传统耕种习惯,又解决了就业和收入难题。”2006年,潋城村着手向国土资源部门申报“土地整理项目”,经过半年的紧张施工,完成1850亩的省级土地整理项目,建成了田成方、树成排、渠相连、水相通的现代化规范农田,引进了天益菌业、乾丰奶牛、鑫生态三家农业产业化企业。按照基地化、市场化、品牌化、生态化“的发展方向,着力抓好食用菌、畜牧养殖、菜篮子、茶叶等特色农业。
“无工不富”,只有工业发达了,经济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潋城村两委动员在外乡贤谢斌,引进安诺纸业有限公司。该企业在2012年实现产值8亿元,吸纳劳动力就业约800人。此外,该村还发展紫菜、茶叶等加工厂9家,年产值3000多万元,吸收劳动力300多人,大大增加了村民的非农收入。
如今,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工农产业,已然成为村民致富的重要平台,托起了他们祖祖辈辈渴望的幸福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