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好终归好”
从管阳到沈青,十几年前,是一条村民口中的“摇摆路”。十几年后,是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十几年前,说到修路,只有村里一些能人势单力薄的牵头,无人响应。十几年后,说到修路,就连村里老汉都振臂一呼,“修”!
管阳镇乾头村开车近35年的“老运输”刘孝际,一辈子认一个理,行好终归好。老刘今年虚岁60了,1979年开始开拖拉机。当年的老路弯道大,开起车来提心吊胆,路面坑坑洼洼,到了爬坡路段,他还得喊上村民来推一把,车才能继续上路。
20年前,老刘为了改变“车拉不上”的问题,和村中几个老生产队的队员们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挖”出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现在管沈公路乾头店段。这条用锄头挖出来的路是老修路人给管沈公路的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管沈公路拓宽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兰颜勇,跟老刘是修路上的老战友了。老哥俩只要在修路上遇到问题,便在路边或者田间地头就地坐下,肩头一搭,脑袋一碰,就是个临时会议室了。老刘是个老党员,管沈线乾头段一开始策划修建之时,他就协助管沈公路指挥部做好安征迁工作。兰颜勇称老刘是不可多得的好帮手,老刘却一个劲地说,“兰副书记把心都修在这条路上了。”
“我们定会鼎力支持”
管沈公路既是一条连接管阳镇与浙江泰顺的省际公路,也是承载着管阳镇十几个行政村,近3万多群众生产生活的必经之路,同时又是一条交通战备路。管阳至沈青公路原是沥青灌入式路面,于1999年进行改造。因交通量不断增长,再加上多年水毁,路基路面严重破坏,影响了沿线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拓宽改造管沈公路迫在眉睫。
2011年初管阳镇党委、政府上报上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求按出省通道纳入“十二五”规划管沈公路建设项目。一年多来,在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先后完成了可研报告、外业勘测、路线走向专家评审、施工图设计、水土保持、环评、林业报批、土地报批等一系列复杂而详细的工作。2012年1月12日下午,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将管沈公路拓宽改造列入市交通重点建设工程。
新公路即将动工,对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老话都说“要致富先修路”,村民们相信路通了,生活一定可以变好。红线放样,启动征地、房屋拆迁、林地土地登记造册及补偿工作。只要村委会定下的决议,村民们都无反对意见,一杯清茶就可以解决征地这个老大难的问题。
茶阳小学54岁的陈汉寿老师,同时也是广化村陈氏宗族的族长。当被通知广化段修建需要拆迁陈氏宗祠时,大部分族人起初不同意,族长老陈一个一个去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后一次宗亲理事会,160多名族人全部举手赞成搬迁。管阳镇党委、政府也在积极帮助新宗祠选址和土地报批。陈汉寿说,“陈氏宗亲以大局为重,这条路关系着近3万管阳人的出行,更关系着我们市的经济发展,我们定会鼎力支持。”
“这一条希望之路”
车刚行出广化村村委会,出现了新旧路的交替,在旧路的颠簸行驶中,体验到了何谓“摇摆路”。随行人员告诉我们,现在行驶的路段是唯一没有顺利修好的广化段。在广化村洋头自然村修路遇到了些许阻力。
这原是不长的一段路却因为路面不平整,只能艰难挪动,开了十几分钟。随行人员打趣说,“在这条路上跑,费时间又费油,不小心还扎破轮胎。”这条路他们很熟悉,每天都要来往于此。他们告诉笔者,广化村洋头村部分群众对管沈公路正线设计方案存保留意见,并提出新的方案。
管阳镇党委、政府及交通运输局领导高度重视群众意见,先后四次邀请宁德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再勘测。勘测后,技术人员从安全保障、技术性能、资金投入、耕地保护、效益发挥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比较、测算,发现群众提出的方案不但造价高于原设计方案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自2011年始,管阳镇党委、政府及市交通运输局对管沈公路的建设情况多次向该村部分群众进行了阐述和解释,并通过各种渠道多次上门深入做思想工作。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工程正按序时进度施工。
“这是一条承载着沿线群众追求幸福生活梦想的希望之路。在各级各部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力争更快更好地推进道路建设,实现顺利竣工,使之在沿线各村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上发挥重要作用。”兰颜勇充满信心地说。 □林莹莹